分享更多
字体:

促进中美合作 中国民企巨头论道美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6 22:19 来源: 经济视点报

  ——“以商行善”中原地产老大胡葆森美国得共鸣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晓雯

  11月9日,在纽约举办的中美商业领袖高峰论坛上,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说,中国城镇化将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10到15年房地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而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也指出,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力量的成长,中国人移民国外数量增多,海外华人形成资产需求。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在海外也主要服务华人,实际上是本土市场的延伸,并非对本土市场失去信心。

  接待规格之高企业界“前无仅有”

  11月7日,代表团一行约40人抵达纽约,正式开始为期10多天的访美之旅。

  在抵达纽约后,代表团即受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设宴招待。孙国祥在宴会期间谈到自己履新以来与美国社会接触的体验与感受,希望到访的企业家们能够通过和美国金融界、学界和政界人士的接触,促进美国各界对真实的中国的理解,尤其是让美国人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并放宽对中国投资者来往签证等方面的限制。

  中国资深外交家和国际关系学者吴建民也出席了本次宴会,他表示,这次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的访问非常及时。从国际局势来看,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坎儿上,目前在中美关系的处理方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是按照冷战和零和游戏的思维,把两国关系推向摩擦和对抗,结果是关系紧张,没有赢家。另一种思路就是扩大双方的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吴建民还指出,在促进中美关系方面,中国民营企业是一支有着深厚潜力的力量。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创造了将近80%的就业,是中国经济生活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但美国企业界和美国经济界对这一点并不了解。

  11月8日,代表团受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的接见,并在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席了由前财长鲁宾主持的中美经贸关系座谈会。

  当天下午,代表团在曼哈顿中城的圣瑞吉(St.Regis)酒店出席题为“金融与实业的价值回归”的金融高层圆桌论坛,还前往联合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摩根大通银行、世贸中国中心以及苏富比拍卖行和LV集团等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拜访和交流活动。

  论坛期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纳斯达克OMX费城交易所董事长梅丽特·杰诺(Merit Janow)以及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等嘉宾就“中国经济前景及世界经济趋势”的议题进行了探讨。而在第二场论坛中,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柳传志、中国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洛克菲勒公司首席执行官Reuben Jeffery III、KKR公司合伙人Deryck Maughan等嘉宾就“变局下的全球投资机会”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在中国和美国有何新的投资机会以及跨国合作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等。

  最大投资机遇仍在中国

  11月9日,在纽约举办的中美商业领袖高峰论坛上,与会的中美双方人士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双方在投资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

  当前欧美市场资产价格偏低,海外投资良机出现。但与会中国企业家都认为,扩大海外版图的脚步不能停,不过最大的机遇还是在中国,中国本土市场的巨大潜力是中国企业的立足之本。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原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以及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都将推动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联想2010年在中国共售出1800万台电脑,其中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城镇,这说明中国城镇确实有庞大的消费能力。他说,他近来着力进行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品投资,发展速度很快,利润也相当可观。中国的农业、食品和房地产等都具有很大增长潜力。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欧美陷入困境,中国面临挑战,世界经济面临各种风险,企业家要做的是在危机中寻找机遇。他认为,目前来看,企业投资的最大机遇仍然在中国。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在当前情况下,复星集团投资主要看好三大领域,分别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国房地产业和有价值的欧洲企业。“我仍然看好中国经济,依然看好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郭广昌说,中国的发展是全球企业家的机会,企业家要做的就是进行全球资源整合,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郭广昌还非常看好中国本土品牌,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自尊心会不断增强,对民族品牌的认同会大大提升。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葆森说,中国城镇化将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未来10到15年房地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

  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说,目前中国房地产商在海外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除了出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投资多元化考虑,更多是对中国市场增长有了新看法。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力量的成长,中国人移民国外数量增多,海外华人形成资产需求。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在海外也主要服务华人,实际上是本土市场的延伸,并非对本土市场失去信心。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很大的竞争优势,是中国企业成功的基础。”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消费增长率高于经济总量增长率的情况还将持续,这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投资良机。

  在中美企业家大谈经济形势之后,与会的中美企业家开始商谈合作。此外,美国一些州长和市长已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企业家表示非常欢迎他们去投资。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果双方企业界能够扩大在投资领域的合作,那一定会把中美的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中美合作贵在创新领域

  美国,费城,当地时间11月10日中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美国之行代表团参加由艾森豪威尔基金会举办的午餐会。在会上发表演讲的费城市长纳特说:“费城在全美城市与地区的公司创新方面排名第二。中国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国家,各位到美国的目的也是探寻创新精神,费城政府会不遗余力地创造彼此之间在创新上沟通与合作的平台。”

  但是纳特认为,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很遗憾中国企业家和费城之间的交流并不太多。“去年,我派了一名副市长去费城的姐妹城市天津,讨论了清洁能源等议题。我们也举办了一个中国圆桌会议,让中方与大费城创新圈的科技人员、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在一起交流。”

  费城政府出资1.6亿美元,专门建立了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创新园区。“我们也希望在北京建立类似的创新园。我个人希望,能在各个方面增进我们之间的联系。”纳特用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大道来做比喻,在这条大道上矗立着各个国家的国旗,它象征着费城开诚布公与包容多元的态度。“希望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能跟我们有进一步的合作,尤其是在商业方面。”纳特说。

  柳传志阐述了自己所代表的中国企业家的态度:“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受益者,我们关心中国,希望中国能有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和政治改革,能够不断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是改良,而不是革命。同样,我们也希望美国、欧洲和全世界都能够平稳地发展。整个世界都能注意环保,人们都生活稳定。”

  “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几十年来都在做着这样的工作,这也使得我们对他充满敬意。”柳传志说,“过去几年在纽约,我和我的企业家朋友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合作伙伴。我希望在费城,大家也能够建立起合作关系。”

  胡葆森沃顿感言:企业家和商人不同

  美国,费城,当地时间11月10日下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美国之行代表团访问了全球顶级商学院——沃顿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副院长Leonard Lodish,法律、商业、道德与管理教授Eric orts和法律与商业道德学教授Philip Nichols向来访的中国企业家们介绍了沃顿商学院新的课程。

  这项课程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创新和影响,“帮助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关系;为事实导向的决策过程制定流程模型;利益相关方的管理和长期股东价值”。分管社会影响力研究的沃顿副院长Leonard Lodish说:“利益相关方的介入将使企业决策过程复杂化。因此,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把包括客户、员工、社区、政府等在内的利益关联方考虑在内。”

  这个新的项目强调“以商行善”,认为商业公司必须拓展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并且对各利益相关方负责。Philip Nichols教授说,从全球变暖的状况我们就可以看出,“并不能指望国家和政府来帮助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公司应该更好的参与更多的问题。”

  在同三位沃顿商学院教授的交流中,胡葆森说:“在听到沃顿设立这个课程的消息后我很高兴,因为沃顿一直以来的长项是在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上。现在这项课程则是专门针对企业家的。”

  胡葆森强调:“企业家和商人不同。企业家是那种既能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又能赢得尊重的人。”他说,他会考虑送他的接班人来读这项课程。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企业家们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将会在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担负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时间回到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俱乐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第十一站理事互访活动落户建业,以王石、牛根生、王健林、田溯宁、李东生、郭广昌等为代表的26位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成员,在以胡葆森为首的建业人的邀请下,来到河南,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河南省的投资环境、经济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河南之行,众企业家仍津津乐道于中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原人民的朴实、勤奋,盛赞河南作为中部崛起龙头的发展潜力。此举为河南走向全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对河南省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对于正处于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时期的河南省来说,以胡葆森为代表的企业家的“走出去、带进来”,不仅能促进国际社会对河南省投资环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了解,更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中部崛起战略产生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漫无目的”背后是强大的责任感

  从本次美国之行的详细日程来看,此行毫无功利性,更像是一段“漫无目的”的旅程。

  比如,他们拜访与交流的对象有政界,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到美国商务部长、副国务卿、前国务卿、前财长和参众两院的议员;有学界和智库,从沃顿商学院到斯坦福大学,从艾森豪威尔基金会到布鲁金斯学会;当然更有商界和全球顶尖的NGO组织,从摩根大通、苏富比拍卖行到Facebook、Google、甲骨文公司,从大自然保护协会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而具体的交流方式,既有轻松自然的早、中、晚餐会,也有相对严肃的圆桌会乃至高峰论坛,既有私密的、小范围的闭门分享,也有公开半公开乃至直面媒体与公众的各种演讲。

  平时务实都忙不过来的人却花那么多时间跑去务虚,看似“漫无目的”的旅程却又安排得紧张辛苦。这群中国各个领域的巨头聚在一起意欲何为?

  这些不同领域的佼佼者、领先者甚至领导者,聚在一起固然有相互学习、交流、合作、共识、共担、共享之目的,但他们还积极承担一些自身需求以外的公共责任,在整个商界营造一种走正路、树正气的良好环境,努力为中国企业家群体塑造一种健康的集体人格就成为他们无可回避的职责。

  由是,这么多因自身商务目的频繁奔走世界的商界大佬们,居然能抽出宝贵时间参加这次“漫无目的”的美国之旅,理由呼之欲出:更大的责任感使然。

  这次美国之行当然避不开当前中美经贸关系,避不开美国、欧洲经济与社会日益复杂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大背景,也避不开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美国、在世界并不令人乐观的形象和口碑。就是这样,他们“漫无目的”地来到美国,本色、自信地展开一场学习与发现之旅,交流与合作之旅。随着访问和交流的深入进行,代表团在与美方的接触中发现:中美双方企业界人士发现双方的利益汇合点是众多的。

  “让美国和世界更真切地了解一下‘中国梦’的样本,让中国市场经济的领导者们为中国赢得更多的理解和尊敬,也许会成为这次‘漫无目的’的美国之旅的些许目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说。

  这次代表团对美国的访问充分显示出中国民营企业家别具一格的风格,在同美方进行交流时,没有套话,开门见山,讲话都很实在,提出一个看法往往有生动的事例来佐证,会见和会谈高效务实。

  访问仍在继续,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对美国的访问,在美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不少美国企业家反应,在同中国企业家的接触中很开眼界,看到了新的机遇。

  美方政界、经济界一些知名人士在同代表团接触中,都一再强调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访问美国,无疑会推动两国在新形势下扎实发展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共赢。这将会有力地促进中美关系发展,这是中美双方,乃至世界都十分乐意看到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