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编辑部说事:应当有一种特权叫“免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23:0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要不惜‘血本’,进一步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投入,营造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要在前期印发张贴3万份《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和客运车辆安全监督标识的基础上,再印制100万份《安全行车的忠告—致广大驾驶人朋友的公开信》、《平安出行的忠告—致中、小学生的公开信》,广泛散发、张贴”这是甘肃新闻办官方微博(http://weibo.com)在“11·1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发布的一则消息。

  截至11月17日,“11·16”特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21人,其中幼儿19名。消息传开,整个社会震惊。

  长期以来,农村孩子上学就面临着一个上学途中校车安全保证的问题。在农村,用货车、三轮车、甚至残疾人专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画面至今仍频频出现。“11·16”事故发生后,甘肃当地政府大张旗鼓地加大了对宣传工作的力度,但是关于校车管理制度的重视是否也同样如此,甚至能否赋予一些特殊的政策呢?

  早在半年前,《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等500多名媒体人士,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倡议按照3元一餐的标准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由此掀起一股民间公益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各级政府给予了重视与响应。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

  一项国家政策从作出决定到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一天3元钱营养补助标准也离“免费午餐”3元一餐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但这却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一例民间公益行动。

  从“免费午餐”引发了人们对校车管理制度的思考。午餐免费是社会的进步,为什么国家财政不能让校车也享受这一特殊政策呢?据媒体报道,我国浙江省德清县政府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79辆美式校车投入运营。学生每人每次乘车支付1元钱,贫困学生免费,并在行驶中给予各种最高优先权,县政府每年提供20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被称之为“黄色特权车”。同时被引作对比的还有更为优越的美国免费校车管理制度。

  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有19522个镇,如每个镇按浙江德清的校车标准配两辆40万级别校车,需要156亿。而这笔看似很高的费用却只是我国目前公车消费额的一个零头。

  此前,温家宝总理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其中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实施最好的管理,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的“绿色通道”。

  总理说的这个“最好”我们更希望最好是免费。在当下社会,对于少年儿童这个“祖国未来”群体而言,人们一定欢迎“免费的特权”越多越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