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哈佛学生致曼昆公开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9 08:12 来源: 华夏时报

  反方:曼昆的经济学可能危害全球金融体系

  曼昆教授:

   今天,我们离开你的“经济学十讲”教堂,是为了对这门经济学入门课程中固有的偏见表示不满。我们深切地担忧这种偏见会影响我们的同学、哈佛及我们身处的社会。

   作为哈佛本科生,我们选修“经济学十讲”是为了学习广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便在经济学、政府、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等诸多学科和知识领域有更进一步的追求。然而,我们发现这门课程所支持的是一种特别且具有局限性的经济学观点,会让目前社会中有问题且低效的经济不平等体系继续存在。

   真正合理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对不同经济学简化模型的优点与缺点都做出批判性的讨论。由于你的课程不提供一手资料,也很少提供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因此我们几乎接触不到其它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对比其他人,例如凯恩斯理论更基础的理论来教授,是没有道理的。

   对一门名义上要为700名学生进一步研究经济学提供坚实基础的入门课程来说,采取一种无偏见的视角至关重要。许多哈佛学生没有能力选择不上“经济学十讲”,因为这门课对于经济学、环境科学及公共政策学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而对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只能在这门课和斯蒂文·马戈林教授的“经济学批判之视角”之间做出选择,可后者两年开一次,今年不开设。其他许多学生则只是单纯地希望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对经济学有一些分析性的理解。不仅如此,“经济学十讲”还令后续的经济学教学难以有效展开,因为它提供的只是一个严重偏颇的角度,而没有为其它课程的拓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不能指望学生通过逃掉这门课——或甚至逃掉整个经济学的课程——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哈佛毕业生在全球金融机构和公共政策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哈佛不能让学生获得对经济学更广博、更具批判性的理解,那么他们的行为将有可能危害全球的金融体系。近五年来的经济动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走出校园,加入波士顿的示威队伍,抗议高等教育公司化,声援全球的“占领”运动。由于“经济学十讲”偏颇的本质,助长并象征了美国经济不公平日益严重的现象,因此我们今天走出课堂,不仅要反对你在基础经济学理论上不充分的讨论,也要去支持一场改变美国经济不公正话语的运动。曼昆教授,我们请求你认真看待我们的想法和今天的罢课行为。

  你真诚的、上“经济学十讲”忧虑的学生

  兰晓萌编译

  正方:对曼昆的偏见源于他们对经济学的误解

   今天,“经济学十讲”的少数学生计划通过罢课来表达他们“对这门经济学入门课程中固有偏见的不满”。作为经济学专业、上过“经济学十讲”的学生及自认为自由派的人,我为这次罢课感到遗憾,因为这门课为我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及思想上获得进步打下了非常好的经济学基础。并且,这些学生抗议这门课的理由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在公开信中,学生应该列出他们认为“经济学十讲”存在偏颇的理由,但他们只提出:“将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对比其他人,例如凯恩斯的理论更基础的理论来教授,是没有道理的。”

   顺便说一句,这封公开信的作者会高兴了,因为第二学期的“经济学十讲”要教授很多凯恩斯的理论。事实上,曼昆是凯恩斯的崇拜者,并且曾说:“如果为了理解经济面临的问题,你只打算向一位经济学家请教,毫无疑问,这位经济学家就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这些学生在“经济学十讲”课上还没有学到这位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的唯一原因,这门课的第一学期讲的是微观经济学。

   这些罢课的学生可能还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大部分在“经济学十讲”中学到的,都不是亚当·斯密本人正式形成的理论,甚至不是他提出的。斯密或许是首先提倡“看不见的手”的人(尽管他只用过这个词组两次),并且许多现代经济学都源自这个观点,但“经济学十讲”与亚当·斯密本人的理论与学说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

   因此我推测,罢课的学生在将凯恩斯理论放在第二学期的“经济学十讲”课中发现了偏见,并留给我们来推测他们认为这门课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仅为了辩论,我认为这些罢课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存在保守主义的偏见,因为曼昆曾为来自共和党的总统服务,担任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到目前为止,曼昆教授已经在“经济学十讲”一课中上了三堂课、邀请了两次客座演讲、发表了八篇补充论文并进行了正式的辅导。

   曼昆在第一堂课上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概述;第二堂课更详细地解释了经济学是什么。在这堂课上,他大量讲到为什么经济学家不是无政府主义者;第三堂课为碳税、对外部性征税进行了辩护。我猜,自由主义者不会反对这堂课。两次客座演讲分别来自前奥巴马医保改革顾问大卫·卡特勒和本·弗里德曼。后者的演讲内容是资本主义的宗教渊源及宗教与经济学目前的联系。这些,也与保守主义偏见无关。

   我认为这些罢课的学生有个更大的问题,他们似乎对什么是经济学有着根本性的误解。“经济学十讲”从第一堂课开始就让我学会了如何区分积极的问题和规范的问题。我们在新闻中读到的多数是规范性的,例如国会是否应该提高针对高收入群体的边际税率?而多数经济学家真正研究的通常是积极性问题,例如,如果针对高收入群体的边际税率提高会产生什么后果?“经济学十讲”多数内容是在教学生如何回答积极性问题的。

   罢课的学生提出的另一个批评是,这门课的模型过于简化,难以对真实生活中重要的规范性问题推导出结论。我不认同这一点。你不能在没有能力回答积极性问题的时候对这些规范性问题持有已知的立场,你也不能在对经济学原则没有根本性的理解的时候回答这些积极性问题。但要获得经济学原则的基础需要时间。“经济学十讲”的学生应该理解,这门课并不能让他们充分了解经济政策的巨大复杂性。(文章译自哈佛政治评论网站)

  杰里米·帕塔施尼克

  兰晓萌/编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