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市场结构风云突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0:3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笛

   在通胀转向、政策调控转向、房价转向、经济结构转向的背景下,A股市场本身也对应地出现了一系列大转变,比如:炒作的主题变了,主力也变了……

   在接近年末之时,市场已将目光投向来年。“牢骚太盛防肠断”——投资者不必为一时下跌而懊恼;“风物长宜放眼量”——投资者更应深析市场结构的大转变,在来年操作时顺应时势,才能安全博取收益。

  /技术变化/

  年线“阴不过二”明年或收阳

    如果不出现奇迹,2011年的A股K线年线或将收出一根阴线。而根据历史规律,A股从来没有出现过连续三年年K线收阴的情况,因此市场有理由期待:2012年会更好。

   1990年至今,沪指共收出22根年K线,其中有12根阳线,12根阴线,整体来看,沪指呈现出的是上涨态势。

   从历史情况看,沪指年K线共有4次出现连续两年收阴的情况,其中前三次的其后一年,指数都出现了上涨。1994年、1995年,沪指分别下跌22.3%、14.29%,而到了1996年,沪指大幅上扬,涨幅高达65.14%。从日线图上看,1996年的图形呈现出一个完美的震荡上行态势。其中1月份仍惯性下跌,随后股市见底,到了12月底出现一波急剧拉升后才出现大幅杀跌。

   2001年、2002年,沪指分别下跌20.62%、17.52%,而到了2003年,沪指反弹10.27%,并于随后一年的年初继续上涨,涨幅高达35%。

   2004年、2005年,沪指分别下跌15.4%、8.33%。而到了2006年,股市出现大幅反弹,全年沪指上涨130.43%。

   就以上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总结出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首先,沪指的年K线是“阴不过二”,在连续两年收阴后,随后一年便会迎来年度性上涨;其次,前两年跌幅越大,后一年反弹力度就越弱,比如跌幅最大的是2001年~2002年,随后一年涨幅仅有10.27%;跌幅最小的是2004年~2005年,而随后一年涨幅高达130.43%——这或许可以如此解释:跌幅收窄、行情企稳,更利于后一年的反弹。如今,沪指2010年、2011年再次出现两根年K线阴线,因此市场有理由期待明年也出现反弹。

  /炒作变化/

  市场炒作热点转变

    正是有了年K线释放出的大转变信号,市场便开始重新审视当前市场,希望发现更多的转变信号,以便指导来年的操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年末的股市呈现出多重结构性转变,包括指数结构变化、炒作思路的变化等。

  深强沪弱变为沪强深弱

   在2011年10月汇金增持后的反弹呈现出一大变化,即沪强深弱局面出现。

   从历史经验看,在底部区域的反弹,深成指和中小板指数往往会领先沪指。但这一次恰好相反。

   以生命线60日均线为例,沪指在998点见底时,沪指站上60日线是在2005年7月27日,深成指则是在7月26日;在1664点见底时,沪指站上60日线是在2008年12月4日,而深成指是在2008年11月27日,中小板指数也是在11月27日;在2319点见底时,沪指站上60日线是在2010年7月26日,而深成指是在2010年7月20日,中小板指数是在7月23日。

   再以涨幅为例:沪指在998点第一波反弹时,沪指4天内上涨了11.58%。而深成指不但提前一天见底,而且5天内上涨了12.18%;在1664点第一波反弹时,沪指30个交易日上涨了21.32%。而深成指30个交易日上涨了31.28%;在2319点第一波反弹时,沪指一口气上涨了约13%。而深成指一口气上涨了逾27%。

   显然,在底部区域,历史上深市强于沪市,然而当前情况却恰好相反。

   从60日线看,沪指在2011年11月2日站上60日线,但本轮反弹中,深成指就没有站上过60日线,而中小板指是在11月14日站上60日线的,但仅仅两天后便跌破60日线;从涨幅看,沪指10月24日以来最大涨幅为9.11%,而深成指最大涨幅为10.34%,中小板指最大涨幅为12.97%。虽然深市涨幅高于沪市,但和以往相比,这种涨幅差距并不大,因此整体来看,沪市强于深市的特征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深市弱于沪市的原因或有很多种,但不可回避的一点就是,当前的估值水平是上证A股早就见底,深圳A股、中小板指市盈率却依旧高企。

   由于受到今年大半年的通胀影响,中小企业业绩更易下滑,不排除相关公司年底仍有估值向下修复的可能。那么,更多聚集了国有企业、大公司的沪市,其强于深市的局面或将在一段时间内延续。

  炒“资源”变为炒“消费”

   除了指数强弱结构的变化,A股内部的炒作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这其中,以酒类为代表的消费股和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创新类概念股取代了资源股,成为2011年尤其是年底最牛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2009年,加权涨幅最大的板块依次是汽车类、纺织机械、煤炭行业、食品行业、化纤行业、有色金属、飞机制造,涨幅均超过160%;加权涨幅最小的依次是船舶制造、建筑建材、医疗器械、电力行业、石油行业,涨幅均低于60%。

   2010年,平均涨幅最大的板块依次是医疗器械、非金属品、船舶制造、飞机制造、机械行业、生物制药、电器行业,加权涨幅均超过30%;涨幅最小的板块则依次是钢铁行业、石油行业、金融行业、房地产、电力行业、开发区,加权跌幅均超过15%。

   剔除补涨、补跌等因素,2009年市场热点是资源类板块,2010年则是机械板块。这两者均属于传统行业和强周期性行业。

   而截至2011年11月18日,今年以来只有一个行业板块录得上涨,即传媒娱乐板块,加权涨幅为2.49%;加权跌幅较小的行业包括酿酒、开发区、金融行业、非金属品、纺织等,跌幅未超过5%。而在跌幅榜前列,囊括了发电设备、有色金属、电子器件、公路桥梁、飞机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等,加权跌幅均超过20%。而若从平均涨幅来看,今年以来跌幅较小的板块还应该包括环保行业,截至目前其均跌幅仅为3.21%。

   在剔除补涨、补跌等因素后今年以来的强势板块应该是娱乐传媒、酿酒行业、环保行业。

   为什么这三个板块今年来表现强势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三个板块的强势均指向了同一个背景,那就是:经济结构转型。

   对于传媒娱乐板块,其上涨主要动力就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这表明政策对股市炒作主题的左右力量依然雄厚;对于环保行业,其上涨的动力同样源于政策扶持。

   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结构转型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而七大新兴产业的提出,也指明了行业发展的方向。显然,传统的机械、有色、房地产股票已不太符合政策指向,而像传媒娱乐、环保行业均属创新型产业,符合政策发展方向,想象空间也就更大。

   对于酿酒行业,其上涨的背景表面上看是抗通胀,但实际上仍是在经济结构转型下,消费股越来越受市场重视。去年中期以来,CPI接连攀升,通胀刺激防御性的消费股走强。虽然目前CPI上升势头已经转向,但放眼中国经济,消费仍将领跑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国联证券指出,国家对消费的重视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强调经济转型,首次将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提到第一的位置,表明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