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金字塔”为“梭形”_自主品牌寻找发力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1 01:3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丁彬
在合资品牌的下压中,自主品牌的高端转型已经成为必然。只是,这个转型该怎么转,依然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路径。目前,围绕着高端转型,各个自主品牌企业都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思路。不过,目标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将销量和利润的重心开始逐渐向10万元以上车型挤压,逐渐改变低端廉价车打天下的格局。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理想的产品结构莫过于“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形结构,中端车型占据销量的大部分,低端车型和高端车型占据小部分。
不过,这显然只是一个理想的假设。
在我国汽车产业,从产品结构上来说,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豪华车占据了金字塔的塔尖,金字塔的腰部是众多的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则处于金字塔的中低端。其实,这个产品的结构也非常符合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各个单元的品牌形象。
产品结构如此,但是利润结构却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断膨胀的豪华车品牌,以及众多的合资品牌攫取了汽车行业的大部分利润。而自主品牌却所剩无多,一旦市场遇冷,就不得不在盈利的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勉强度日维生。
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来说,如何将产品结构从金字塔结构调整到梭形结构,改变利润分配的结构,是一个长远的话题。因为合资品牌占据着金字塔的中部,其实这种调整也主要是针对自主品牌而已,自主品牌如何从塔基挤进中部,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我国的自主品牌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弊端,一开始起步的时候就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两方面的缺失,只能从低端市场起步。
虽然说低端起步,符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律,因为我们看丰田汽车和现代这两大汽车集团都是低端市场开始逐渐崛起的,但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因为一开始就受到合资品牌的挤压,所以低端起步只是暂时避开了合资品牌的锋芒,在合资品牌无暇顾及的市场空间寻找机会。
到如今,自主品牌凭借低端的产品在二三线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但是,现在环境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在2009年相继发布了“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半”等系列车市刺激政策。这些政策最大的结果就是真正启动了二三线市场的潜在需求。自此以后,二三线市场成为了合资企业开拓的重点。
与此同时,经过了近10年的产品布局,合资企业在中高端市场也已经布局完毕。在占据了东南沿海和一线城市之后,合资企业在二三线市场启动之际,也开始向下延伸自己的优势。
于是,当前自主品牌向上挤占1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战略,就和合资品牌向下的市场拓展不期而遇。自主品牌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艰难的向上
其实,自主品牌早就品尝到了低端市场之苦,早早就喊出了向高端突破的转型战略。如今,在合资品牌下压已经成为现实的情况下,向上已经成为必然之举,只是道路将倍加艰难。
2007年5月,吉利发表《宁波宣言》,最早毅然决然进行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变为“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不打价格战,改打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服务战、营销战,踏踏实实打造安全吉利、技术吉利、品质吉利的标签。
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在探索高端突破时,都提出了多品牌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帝豪”、“瑞麒”等高端品牌。目前,“帝豪”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其可圈可点的市场表现为其高端之路开了一个好头。
而一直主打性价比的比亚迪,在其调整周期内相继投放了S6和G6这两款高端产品。而5月上市的S6已经在终端市场证明了其成功,正在成为其销量恢复增长的动力。
在上市不久的G6上,比亚迪甚至搭载了缸内直喷涡轮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器这种动力总成,显示了其进入汽车产业以来的技术积累。
目前,奇瑞、比亚迪、华泰、长城、华晨、江淮、吉利、海马等自主品牌也悄然进行产品调整,为向中高端要市场铺路。
不过,今年市场的低迷,使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格外增加了难度。
吉利汽车今年的年中财报中表示,受惠于帝豪等单价较高产品的比例不断上升,远景、EC7、SC7等价格较高的车型占总销售量的49%,该公司上半年出厂销售均价改善至每辆约4.5万元,但是同比增幅却在放缓,仅有1.2%,较去年全年上升0.5%。而去年同期,出厂价格为4.4万元,同比增幅却达到了13%。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自主品牌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面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各个企业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全方位来重视和发展自主品牌,但不要过多指望外部的支持。既不要祈求政府政策的庇护,也不要奢望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一种关爱。靠政府的‘猛政’支撑自主品牌的长远发展,那是不现实的。”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表示,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首先要调整战略,不能再一味地追求规模,将重心回归到设计、技术、研发上来;将以前粗放式的产品投放转变为精品战略,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逐步改变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
其实,自主品牌的市场高端突围,同时也是巩固其低端市场的一种手段。通过中高端产品的投放,自主品牌不仅仅在尝试着征服一线市场的消费者,更是巩固其二三线传统优势市场。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自主这个高端突围的过程中,“欲速则不达”,只有经历较长时间的技术和品牌实力的积累,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才能够水到渠成。
但是,在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过程中,品质的提升应该是放在首位的。J.D.Power新车质量调研报告显示出我们自主品牌的质量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品质问题需要去改进。
如果我们不去快速地弥补在产品质量问题上的软肋的话,那其实就等于在变相地将消费者驱赶到价格不断下调的合资品牌的阵营中去。应该说制造品质的提升远远比技术的提升要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