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制造:非洲与中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3 04:19 来源: 深圳商报

  □邹 蓝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重复的,经济史看来也同样重复,不过是在不同的地方重复而已。二战后,日本货被西方看作是劣质货,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产品洗去了如此形象。随后韩国货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世界市场是劣质货,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产品也逐渐洗刷掉了如此形象。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货在俄罗斯中亚市场是地摊货。现在,俄罗斯中亚的中国产品价格没有上去太多,但是质量已经有明显提高,而且产品结构也有大大改观,从服装鞋帽到家电,甚至工程机械和汽车配件都有了。但是在非洲,中国制造则在重复20年前的一幕。

  11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消息“‘中国制造’在非洲:价廉物不美”一文说,非洲尼日利亚一个市场里的商人们主要担心的是,与以往占据市场的欧洲产品相比,中国进口品的大幅增加,对商品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奇纳都·奥比是一个售卖廉价手机、网线及其他电子产品的商贩,他的看法与市场上几乎所有人一样:“通常情况下,尼日利亚人喜欢便宜货。”他说,“所以中国就为他们制造出价廉质次的产品。”克里斯托弗·乌库迪雷做的是发电机的生意,在电力紧张的拉各斯,发电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站在商铺外,乌库迪尔更是直言不讳:“就是因为便宜——我们才青睐中国货。”他说道,“但我觉得进口商应该提高质量。”

  看到这里,我们感觉到,20年前通过边境贸易,中国个体商户在中亚和俄罗斯早期的开拓和无序竞争导致的一幕,在非洲重演。

  许多人都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小商贩用大包小包扛进俄罗斯和中亚的中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少数质量低劣的商品,如鸡毛衫、一周鞋等等,一度败坏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因此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有些商店,甚至打出“本店不售中国产品”的招牌来招揽在意质量的消费者。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强化出口质量监督,以及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和消费力的提高,“中国制造”的档次和质量都在提高,中国货渐渐赢得俄罗斯和中亚国家民众的信任。今年的第三次喀什中亚交易会情况比前两届情况更好,就是证明。首届喀交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及品牌产品还很少。第二届,大中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大增加。第三届喀交会,春兰电器、青岛海尔、德力西集团、鲁花集团、大海集团、菱花味精、雅戈尔、海信、天山电梯都有进入。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中南亚国家的客商,对中国的电视、空调、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电熨斗等机电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这明显是一个大市场机遇。

  非洲是蓄势待发而富有潜力的土地,只要体制调整得法,经济政策对头,其潜力很快就能跟南美一样发挥出来。金砖五国中,南非和巴西分别属于非洲和南美,这不是偶然的。因此,放长眼光,用物美价廉的货物满足非洲消费者的需要,建立起信誉来,跟非洲市场同步增长,才是到非洲开展经贸合作的正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