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田水利:冬闲修筑正当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5 21:30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有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50%-60%的中小型灌区、50%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大型灌排泵站设备完好率不足60%,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指标:一是总投资较上年增加10%以上,超过2400亿元;二是农民投工投劳较上年增加5%以上,超过35.8亿个;三是完成土石方量较上年增加15%以上,超过97亿立方米;四是新增旱涝保收面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新增除涝面积、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等主要效益指标明显好于上年。

  ■各级财政将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加强大中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改造升级。

  政策解读

  财政资金为水利建设“解渴”

   农田水利建设年投资超2000亿元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一直在加大。统计显示,自去年同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163亿元、投工投劳34.1亿个工日、土石方84.4亿立方米,分别较上年增加43.8%、12.7%、10.7%。

  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投入逐步增大。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126亿元,比上年增加48亿元,增长了61.5%;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的资金分别达168亿元和13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68%和160%。

  此外,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部分超过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今年1-9月,各级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投入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约65亿元,今年中央财政用于防汛抗旱救灾的资金投入45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倍。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成效显著

  为了改善水利建设资金分散,效率较低的状况, 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在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投入的同时,集中资金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3年来中央财政安排211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实施了三批1250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了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为粮食连续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的农田水利支撑。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县推进”。该举措改变了过去零星分散的建设方式,体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效应,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共同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局面。实施重点县建设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小农水建设的资金总量和增幅明显增加。2010年,有22个省(区、市)本级投入超过了中央补助资金规模。

  为了解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散的难题,财政部建立了部内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联席会议制度,并将今年涉农资金整合主题确定为“统筹整合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以规划为依据,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工作,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今年,财政部和水利部还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100个建设管理成效显著的重点县进行了奖励,改变了过去某些地方“只跑项目,不抓管理,只要资金,不顾成效”的做法,实现了由一般监管向绩效考评转变。

  据了解,在重点县建设中,各地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民办公助”机制,促进形成了农民与政府“齐建共管”的新型关系,推动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 (罗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