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巴美关系裂痕继续加深 两国反恐合作前途黯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10:2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茜婷):巴基斯坦外长希娜·拉巴尼·哈尔27日致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北约部队越境空袭巴基斯坦边境哨所一事表达了“深切的愤怒”,并称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26日上午,北约武装直升机空袭了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莫赫曼德特区的军事检查站,导致24名巴士兵死亡、13人受伤。这一事件引起巴方强烈反应,巴政府分别向美国和北约提出强烈抗议。分析人士评论称,这是十年来巴基斯坦同西方关系最紧张的时刻,巴美关系裂痕将继续加深,两国反恐合作前途黯淡。

  在26日的边境军事检查站遇袭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方面立即采取了“报复”行动,关闭了所有经过巴基斯坦领土通往阿富汗的北约后勤补给线,并要求美国在15天内撤离位于巴西南部俾路支省的舍姆西空军基地,同时表示巴基斯坦正在重新审议和美国及北约的关系,将重新评估与其在外交、政治、军事和情报在内的所有项目、活动及合作安排。26日当天,巴基斯坦外交部紧急召见了美国驻巴大使,就此事提出了强烈抗议。巴总理办公室也在发表的声明中称,内阁国防委员会认为这次北约的袭击是“越权行为”,“完全令人无法接受”,侵犯了巴基斯坦国家主权。此外,在巴基斯坦国内,抗议美国及北约的游行示威也在一些城市中进行。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国防部部长帕内塔26日共同发表声明,重申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的重要性,并对死者及其家属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27日也在声明中表示,他已向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写信,明确这是一起“悲剧性的意外事件”,是“不可接受的”。拉斯穆森还向遇难者家属以及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达了歉意,并表示北约将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并从中汲取教训。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析认为,此次袭击与“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击毙不同。5月2日的突袭事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结果,而此次北约越境袭击事件很可能是一起误伤事件。按照巴方此前的警告,如美国及北约再侵犯巴方主权,将面临失去巴基斯坦这个盟友的风险。在目前阿富汗撤军业已启动,反恐压力倍增的情况下,美国及北约没有必要冒这一风险。因此观察家更倾向于把此事划归为“误袭”事件,原因是这个受袭哨所是巴方为了加强边境管控而新增的安全哨所,不排除北约在没有掌握巴方哨所最新分布的情况下,对阿巴边界的武装分子进行追击行动时,误闯入了巴方安全人员控制区域,遭巴方武装反击后,北约“痛下杀手”,从而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单起误伤事件。但无论是蓄意也好,误伤也罢,但造成的人员伤亡已是板上钉钉,都将使原已“风雨飘摇”的巴美关系再受沉重一击。

  巴美关系僵局自“本·拉登”事件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日前因美国大力施压巴方开刀“哈卡尼网络”,双边关系处于新一轮紧张边缘,两国军事机构之间的角力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其他方面显现,诸如新近爆出的涉嫌挑拨巴政府和军方关系的“备忘录门”,有分析家便将矛头指向美国情报部门的背后运作。

  在阿富汗问题上,巴美的分歧也呈公开化态势。巴基斯坦对于美国迎捧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的立场持坚决反对态度,并带头在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会议上对美方的主张提出质疑。在反恐合作上,边境哨所遇袭事件一出,巴已经宣布关闭巴境内通往阿富汗的北约后勤补给线,摆出“不合作”姿态。再加上此前传出的巴与塔利班组织尝试和谈的报道,都似乎释放着巴美渐行渐远的信号。如今再次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击并遭受“9·11”反恐合作以来最惨重的“误伤”,巴美的矛盾正在激化,至少在民间,已经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浪潮。

  在巴步入“大选年”的关键时期,屈从于选举政治的巴高层理论上不得不向民意低头,无论是为了彰显国家主权,或是单纯给选民一个交待,巴政府未来在对美关系上将会有明显的针对性举动,巴美关系的裂痕将继续加深,两国反恐合作前途黯淡。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