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陕西专员办: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亟待规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9 16:08 来源: 财政部网站

  陕西专员办

  日前,陕西专员办在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产、财务检查中发现,高校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全、无形资产流失等问题,亟待规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无形资产意识淡薄。当前,高校重有形资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部分高校领导及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对无形资产蕴含的潜在经济价值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量科研成果只停留在账面登记上,没有对其评估、核算、转化等,多数处于休眠状态,未能正确反映内在价值和经济效益。

  (二)机制不健全,无形资产管理混乱。目前许多高校没有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之间各司其职,相互衔接联系较少,无形资产管理比较混乱。

  (三)核算评估缺失,无形资产信息失真。多数高校土地使用权、专利权、著作权、校名校徽等无形资产未经过专门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只是简单登记无形资产数量,未能正确反映无形资产价值,且未在学校财务报表中披露,造成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无形资产效益低下。高校每年基本要承接许多科研或开发项目,研发成果相当丰硕,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率却相当低,转让收益不高,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无形资产效益低下。

  (五)处置程序不规范,无形资产流失严重。虽然高校在处置无形资产时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但是无形资产审批仅在内部进行,限额以上资产没有按相关规定向教育部、财政部报批。

  二、管理建议

  (一)增强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校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无形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转变各管理层“重有形,轻无形”的管理思路,加强对无形资产管理的机构、制度、人员等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对无形资产的评估、核算、处置等财务管理工作,抓好专利、非专利技术、专著等科研成果的转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建立无形资产管理机制,防止无形资产流失。高校应根据现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和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将无形资产管理纳入学校国有资产日常管理范畴。要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细化条款、严格把关,明确无形资产的产权主体和产权归属,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申报处置程序,使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无形资产流失。

  (三)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科学量化无形资产。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完善高校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和方法,严把无形资产评估关,对无形资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定和估计,不能随意作价。高校可以借助专业评估机构共同完成无形资产评估,防止由于无形资产被低估造成经济损失。

  (四)修订无形资产规章制度,完善会计核算方法。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对无形资产的购入、接受捐赠、对外投资、转让已经入账的无形资产的核算等作出了规定,但是没有提及对自行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核算,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空白,会计报表中无形资产项目也无任何记录。因此,建议财政部尽快修订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规范无形资产在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中披露的方法,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价值。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