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机构推动中国企业开展碳信息披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23:30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2011》概要

  2011年11月3日,英国的一家非营利机构发布了《碳信息披露项目中国报告2011》。报告对中国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进行问卷调查,最终13家上市公司填写了问卷,26家提供了相关信息,这是历年来中国公司为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报告提供信息最多的一次。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战略层面上,越来越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并且开始将其纳入公司商业战略之中。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在2009-2010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

  2009年11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2010年3月,中国致信联合国气候变化秘书处,正式批准《哥本哈根协议》;5月,中国政府提出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14项措施。

  中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通过发展新兴能源产业、调整能源结构来降低碳排放,如《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正处于审批阶段的《新兴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等。

  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新能源基地、建设低碳城市。五省八市正式获准成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的省份和城市,着手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

  中国的企业应对气候变化也更加积极主动。例如,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发表了“我们的承诺与希望:中国企业界哥本哈根宣言”;中国企业在传统的节能减排基础上,已考虑将碳资产的管理纳入到整个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加快和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2009年,中国水电装机量、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及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均排名世界前列;此外,中国企业开始尝试在全球谋求碳管理和碳交易标准的话语权,宝钢、联想等8家中国企业与全球其他54家企业一起,参加了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共同开发的两套新的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的测试工作。

  民间社会也加入到倡导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队伍中。2009年11月17日,由自然之友等七家民间组织牵头组成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小组”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

  二、CDP问卷分析

  在100家受邀参与信息披露的中国公司中,13家回答CDP问卷的企业分布于8个行业,其中信息技术行业的回答率高达100%,银行业回答率排名第二(30.8%);但电气设备、酒店、餐饮与休闲、生物科技、制药、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贸易公司与经销商、机械制造、建筑材料、金融服务行业,无一对CDP做出积极回应。

  13家中有54%的公司表示,公司承担气候变化职责的最高管理层是董事委员会或其他高层执行机构;46%公司表示已经建立起包括实现温室气体(GHG)减排目标的个人绩效管理激励机制。有69%认为自身面临气候变化的法规风险,如:政府承诺的2020年减排目标、日渐增多的环境、气候变化法规、地区间不同的减排要求、碳标签等;15%问卷回答公司认为自身并未面临严重的法规风险;有54%认为自身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形风险,有38%认为自身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其他风险。

  13家中有69%的回答企业都认为气候变化为其自身经营带来了法规机遇,如研发能效更高的低碳环保型产品;有46%认为自身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形机遇;有69%认为自身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其他机遇。13家中有46%公司表示已经设立了节能减排目标,15%公司表示还未制定减排目标;还有31%表示公司正在制定减排目标,但未披露目标的细节;有5家公司以表格的形式详细描述了其具体的减排活动,呈现出较明显的行业特征。

  13家中只有38%提供了用于核算温室气体排放的标准,有3家公司提供了其计算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增温潜能和排放系数的具体信息。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

  本报告还对中国100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更全面和完整地了解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情况,以此作为对CDP问卷分析的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部分结论与CDP问卷分析的结论并不一致。

  2010年中国100中共有71家公司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报告中披露气候变化风险的仅有19%,近半数来自金融行业,且大部分报告表述都较为笼统,有的甚至只是一笔带过。只有4%的报告提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主要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

  接近90%的公司都披露了其有关温室气体减排或者节能减排行动的相关信息,有80%的报告提及了公司“节能项目”。14%的报告提到了“可再生能源相关的项目”。提到“碳交易”信息的报告较少,一共有6份。

  有60%的公司披露了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量化信息,但直接披露CO2的排放总量较少。所有报告都未说明计算温室气体所用的方法和是否对数据进行了第三方审核。近14%的公司披露了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计划和目标,其中只有3份报告披露了量化的减排目标。

  四、结论与展望

  与过往相比,近来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更趋于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对企业的影响也更明显。碳信息搜集开始受到重视,碳核算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企业对CDP回答率提升,说明企业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认知程度有所提升,对CDP的认可程度提高。但信息披露质量仍待改进,目前的情况是定性信息较多,定量的信息较少,能够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并公布数据的企业屈指可数。对样本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表明,中国企业多数还是将气候变化视为风险,尤其是将其视为政府的政策要求,被动应对。但也有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策略。企业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的战略咨询、管理咨询、碳核算、碳审计、碳减排等服务的需求逐渐升温。

  在中国推动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手段和市场手段一个都不能少。目前的情况是,政策已经走到市场前面,市场参与者应当发挥聪明才智,借政策之力挖掘需求、开发产品,用好这只“看不见的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