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经济学暴风雨就要来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3 00:55 来源: 中国经营报周洛华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党校封闭学习,没有关心媒体的报道。回家以后,我匆匆看了些媒体的最新报道,主要吸引我的有:部分地区的民间高利贷崩盘事件;开发商资金紧张而楼市成交依然低迷;10月国内70个大中城市中大部分有成交记录的楼盘房价环比同比均出现了下跌;政府果断出手帮助陷入经营困境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经济学家们开始呼吁为私营企业生存而放松银根;实体经济普遍感觉资金紧张;上海广东两地政府发行的地方债却受到热烈追捧,招标收益率之低令人吃惊。
所有这些现象都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市场判断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剧烈波动的时期,资产价格将出现剧烈波动”。上述所有这些现象用这个原因来解释时,似乎显得一脉贯穿。
我想大多数研究人员对房价的猜测可能都有主观因素,从成交量来看,低迷的成交量比温和下跌的房价更可怕。因为地量成交显示市场分歧加大,分歧预示着市场波动加剧。而高利贷现象更明显地指向了市场剧烈动荡的前景,如果你认为自己放贷给一个人从事一项高风险的投资,你一定要求他提供更高的收益或者更多的抵押物。最好是把他价值1个亿的别墅抵押给你,然后你放款5千万给他,这样你才感觉安全。小微企业目前的困难也来自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些小微企业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弱,它们只能承受很小范围的市场波动或者仅仅能在经济繁荣上升时生存,我不能肯定现在全力救助小微企业给它们担保发放贷款就一定是正确的措施,因为它们的困境表面上是融资难,实际上是抗风险能力差,而更大的风险正在逼近。
当风暴潮逼近的时候,政府究竟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给小舢板渔船免费加满油,让它们出海打渔;我们也可以让它们尽快停止作业,进港避风。在风暴潮到来之际,也许有些船老大决定放手一搏去出海打渔,因为这时候可能有更好的收获,但是岸边没有人愿意借钱资助他出海,他只能借高利贷买柴油买渔具雇帮手,到头来他要么翻船回不来了,要么幸运地回来但是把大部分利润还了高利贷。假设政府在这个时辰出手,说要成立担保公司,给愿意在风暴潮来临之际出海打渔的船老大担保,让他们获得低廉的资金,扶持他们发展,我不肯定这个做法在这个时机是正确的,若干年以后,当初接受了这样担保资金帮助的船老大将来也未必会认同这笔资金最终帮助了他的事业。船老大之所以借不到钱出海打渔是因为岸上的银行家都预计风暴潮要来了,所以大家都纷纷购买更为安全的政府发行的地方债,由此导致地方债发行利率低于预期。
我其实不太担心民间私下安排的高利贷是否出事儿,前几年我们发了上万亿的信托产品,有理由相信这些资金大多数是进入了房地产领域,如果住宅类物业成交量缩小,商业类物业租金税后还不能抵利息的现象蔓延开来,全国会有许多老百姓购买的信托计划拿不回本金,而届时未必有很好的介入手段和法律依据来实施有利于保障普通投资人利益的资产保全措施。
房价涨跌从来就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之所以有今天的高房价,是因为过去10年,市场始终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始终有一种普遍的预期认为在当前的货币政策下,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会缩水,因此人们被迫买入房产保值。在2008年曾经看到房价暂时下跌过一阵子,当时人民币和美元保持稳定而美元突然飙升,打消了人民币贬值预期,因此房价下跌了。随着我国政府果断出手,用4万亿财政投入加上3年20万亿的信贷投入,我国市场上很快又重新建立了人民币超发可能导致购买力下降的预期,于是全国房价再度上涨,远超2008年危机前的水平。
此时此刻,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据说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也想把人民币问题国际化拿到WTO去讨论,美国国会则从来不会放弃这个热门的捞选票的话题,我想当欧债危机爆发,欧元兑美元表现软弱之际,如果人民币继续对美元升值,我们可能真的是要刺破一个从2008年开始的一手制造的大泡沫。市场一旦将人民币购买力增强,未来通货膨胀降低,产能过剩长期存在,过去3年投放的信贷资金开始回笼等因素考虑在一起,将很难不认同房价下跌的预测。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经典台词,此刻用来形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现状似乎令人哭笑不得地妥帖。有关房价下跌多少幅度时我国银行系统仍然安全的话题则更显得单薄,因为我们无法相信房价下跌时一个单因素实验,也无法相信压力测试的结果就一定让我们高枕无忧。我不能肯定我们的金融体系能够承受这次风暴潮的袭击,我衷心希望我们能够顶过去,但是问题在于我们这次面对的不利因素可能比2008年更多,而可以动用的有利因素则比2008年更少,此刻我紧扣着食指期望那些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尽快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