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抗诉 光伏入冬自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3 00:56 来源: 中国经营报李桂琴
编者按/ 中国光伏企业的这个“冬天”有点冷。欧债危机警报不断,美国又提起的“双反”调查更是急堵光伏企业的海外市场,光伏企业在11月中旬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已经大面积报亏。内忧外患下,行业内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企业如何应对?追逐光伏的一些资本已经开始游移。
在美国对我国光伏企业提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之后,正陷入“集体亏损”的光伏企业们决定联手抗诉。
11月29日,由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14家应诉企业集结北京,做出联合回应。
一场自救行动已经展开。
被扩大的调查范围
以SolarWorld公司为首的7家美国光伏电池厂商于10月19日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对源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产品提起“双反”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美国商务部已分别于10月19日和11月8日予以立案。
然而,就在ITC举行初裁听证会的前一天(11月7日),申诉企业突然提出申请,要求扩大调查范围。从原先仅限于从中国进口的晶硅电池延伸到包括在中国组装的含晶硅电池的组件和面板(无论晶硅电池来自中国或第三国),以及第三国使用中国产晶硅电池生产的组件和面板。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美国从中国进口光伏组件产品由2009年4.3亿美元提升至2010年的14亿美元。
中国应诉企业代理律师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磊表示,从历史看,ITC在初裁中认定无产业损害并终止调查的情形不足10%。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能在初裁之后即面临高额反倾销税。这对于走入行业低谷的光伏企业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这种突然扩大调查范围的做法非常罕见。”李磊说,中国企业已经在11月28日提交了调查范围问题的反对意见。“我们正在测算调查范围扩大之后的涉案金额。企业要完成整个抗诉过程,大企业的抗诉成本或在百万元以上。”
天合光能总裁高纪凡表示,眼下晶硅光伏电池价格的持续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中国企业本身也是受害者。三季度多家企业报亏,构成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价格下跌造成的库存减记。以天合光能为例,第二季度赢利,第三季度亏损,亏损额达到3150万美元。非现金库存减记1910万美元,以致当季毛利率由31.4%大幅收窄至10.8%。
“所以,并不是因为中国企业倾销拉低了价格。”高纪凡说。
联合抗诉
眼下,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协调下,中国14家主要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组成了联合应诉团队,实施联合抗诉,在李磊看来,这将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应诉成效。
几乎同时,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联合向商务部申请立案,认为美国政府对其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和限制,已构成贸易壁垒。眼下中国商务部已经决定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彬表示,这次申请贸易壁垒调查并非专门针对美国的“双反”调查,而是因为美国这种政策已经对公平竞争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从程序上,如果中方在‘双反’初裁中被认定不构成产业损害,中国商务部也可以在申请方要求下中止调查。”李强说。
来自政府层面的博弈,显然为“双反”调查的结果增加了不确定性。
“从初裁到复审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中国企业可能被强制征收临时性的反倾销税,所以明年3月份之前,光伏企业的经营压力还是会比较大。”李强说。
巨亏求变
光伏企业抱团抗诉的态度,在呼吁公平贸易环境之外,更多传递的是对美国市场不容有失的决心。
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2010年调研报告数据显示,美国市场进口光伏及相关产品总计约37.5亿美元。而雪球财经数据统计,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中,除了大全新能源和晶科新能源之外,几乎全部报亏。
国金证券新能源及电力设备研究员张帅表示,欧债危机的前景不明,欧洲各国相继削减太阳能补贴,这导致的消费市场不景气还将持续,而去年各家企业的产能规模上升过快,因此,短期内企业的资金链会偏紧,继续稳定出货量很有必要。
一场企业“自救”战役已经打响。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11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12月7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5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借款,从而降低间接融资比例,改善公司融资结构。
就在11月22日,赛维LDK(NYSE:LDK)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净销售额为4.719亿美元,亏损达1.14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赛维的净利润为9340万美元。赛维太阳能在第三季度结束时仅持有2.626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6.056亿美元短期已抵押银行存款。
同样在三季度陷入大幅度亏损的还有尚德电力。尚德电力(NYSE:STP)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总净营收为8亿美元,亏损则为1.164亿美元,成为国内亏损最严重的光伏企业。由于业绩不佳,尚德在近期屡次被传将“破产”。
对此,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施正荣对于如何走出困境没有正面回应。但在其三季报中,却显示计提了1000万美元人员遣散费。这或许意味着在难“开源”的局面下,裁员“节流”难以避免。
还有企业选择暂时性停产。11月12日,新光硅业以技改之名停产半年,11月14日,大全新能源则公告称12月份将多晶硅生产设施关闭两周时间。根据浙江光伏中小企业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浙江374家中小光伏企业中,至少有50%处于半停产状态,而在拉晶和切片等环节,停工的企业甚至达到70%~80%。
就在9月底,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曾向记者透露,正在促成光伏企业之间的整合。但最新的进展是,主导企业昱辉阳光已经暂时终止了整合当地小型光伏企业的计划,没有利润是主要原因。
中投顾问研究员李胜茂表示,预计2011年世界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5GW,中国占将近1GW。但201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预计2011年已经达到40GW,远远超过世界的需求量。在行业产能不增加的情况下,需要半年时间才能消耗多余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
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济波近日表示,面对当前整个光伏行业的寒冬,会将更多精力放在下游光伏电站市场投资领域。
这家新能源企业去年总体销量180MW,90%的组件市场在德国,今年下降到50%,在美国地区大约有8%的销量。公司计划明年电站投资占公司总产量的25%~30%,其中国内和国外市场各占一半。
“我们更寄望国内市场的加快成熟。”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表示:“新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把光伏装机容量从现在的10GW提高到了15GW,这个信号表明国家对于光伏发电的前景仍持积极的态度。”
美国“双反”进程
2011年10月19日
以美国SolarWorld公司为代表的7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和美国商务部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关税。在其申请书中提到的公司囊括中国大小组件生产企业75家。
2011年11月7日
美国申诉企业提出扩大原始调查范围。
2011年11月8日
ITC举行初裁听证会 。中国光伏企业尚德、英利、天合、阿特斯也参会讨论。
2011年11月8日
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
2011年12月5日
ITC将做出初裁。裁定从中国的进口是否构成对美国国内产业损害。
2012年1月和2月
美国商务部可能分别就反补贴和反倾销针对各个企业做出初裁。初裁之后,进口商清关时会被要求支付保证金或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