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首获瑞典国际大奖 “正确生活方式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5: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黄鸣在瑞典议会大厅正确生活方式奖颁奖典礼现场 刘一楠摄
中国经济网山东德州讯(记者李树贵 通讯员梁宝海 王海涛)北京时间2011年12月6日凌晨1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2月5日18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瑞典议会大厅传出:中国人黄鸣与国际粮食组织、美国教育家贾斯金、乍得女维权人士穆代纳获得“正确生活方式奖”(Right livelihood Awards)。据悉,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一奖项。
在瑞典会议大厅,黄鸣的演讲赢得掌声一片。 刘一楠摄
12月5日,瑞典议会大厅正确生活方式奖颁奖典礼现场。梁宝海摄
2011正确生活方式奖获得者在瑞典合影 c_KarlGabor摄
“正确生活方式奖”创立于1980年,是瑞典人冯?岳克斯库尔利用他在邮票上的投资赢利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在环境和生态保护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每年,“正确生活方式”奖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同一周在瑞典议会大厅里颁发。在欧洲,它普遍被称为“诺贝尔替代奖”(Alternative Nobel Prize),或“诺贝尔环境奖”,其权威性和荣誉性受到国际科学界和环保界的高度认可。自1980年至今,“正确生活方式奖”已覆盖全球61个国家的145位得主。该奖奖金总额为200万瑞典克朗(近26万美元)。
12月5日,瑞典议会大厅正确生活方式奖颁奖典礼现场画面。梁宝海摄
黄鸣在中国山东德州创建的“中国太阳谷”太阳能办公大楼。石磊摄
灯火辉煌的山东德州“中国太阳谷”。石磊摄
现年53岁的黄鸣有着近10个外号,包括太阳能疯子、新能源大使、太阳能“教父”等。黄鸣的梦想萌芽于大学时老师的一句话“世界石油只够用50年,中国是一个贫油国,中国石油能用的时间更短”。
1975年,黄鸣高中毕业后干了半年临时工,后被招工到机械厂干了两年半机工,业余时间装修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锻炼了动手能力。
山东德州全球最大的“中国太阳谷”风光电大门。梁宝海摄
黄鸣创建的山东德州全球第一个太阳能一体化小区“蔚来城”。梁宝海摄
1978年,黄鸣求学于华东石油学院,当得知石油仅可开采几十年时,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夕阳产业”产生深深的忧患。1982年1月他被分配到地矿部石油钻井研究所,从事石油钻探装备研究。1987年因偶然机会,他读到一本由美国人著的《太阳能-热能转换过程》,开始学习研究并爱上了太阳能。
1988年,黄鸣研制出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7年之后,黄鸣创立皇明太阳能公司,批量生产太阳能热水器。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太阳能为何物时,黄鸣就带领他的企业通过大规模的太阳能科普活动启动了中国太阳能市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黄鸣参与并推动中国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2011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列举四处中国已领先于美国的领域,其中提到“世界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基地”即是黄鸣所创建的“中国太阳谷”。这个占地3000余亩的“太阳谷”,应用100多种节能和清洁能源科技,办公、住宅、酒店、厂房、学校、交通等所需能源,均以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提供,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40%以上,建筑和照明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整体节能80%以上。
2010年9月,在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上,黄鸣提出“微排地球战略”,并大面积向全球复制推进,以应对能源和环境两大全球难题,建议从2014年开始,每个城市先建一个微排示范区,并提出在中国德州建立微排特区的战略构想,作为微排地球全球的战略基地。
2011年,黄鸣推出了Me PAD微排智慧集成解决方案(Micro Emission Packaged Design),它整合了成熟的清洁能源技术,对家居、酒店、公园、工厂以及城市等各个方面进行洁能改造与管理,实现了生活、生产中的各种能耗排放达到微量、零能耗。同时,黄鸣又将立体城市理念与节能环保技术结合,全力打造微排立体城市“未来方舟”。这个容纳十万人的“未来方舟”,下层用于商业、办公、学校、医院,上层建成住宅,把来来回回上下班,变成上上下下上下班,方舟内各种设施由太阳能交通工具连接。在这里,人们处处都能见到太阳能的应用,打开窗户就能触摸到植物,在家就能享受原生态农房、水塘、植物等田园风光。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