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吴晓波:难以化解的温州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16:49 来源: 《中外管理》

  文 / 吴晓波

  本文作者系蓝狮子图书出版人、财经作家

  在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化创新的宏观目标迟迟不能启动时,溺水者们的命运是非常可悲的。而岸上的人手中,其实并没有“救生圈”。

  温州借贷史

  温州,中国个体私营经济最早的萌芽地,早在1984年就出现了第一家民营钱庄,它的木牌子只挂出一天,就被当地政府以“不符合中央政策”为由,强行摘下了。从此,钱庄转入地下。在过去30多年里,民营企业在信贷上所遭遇的窘境,可以用三个70%来形容:它们解决了70%的就业人口,可是只有70%的企业得到过银行的贷款,而这些贷款中有70%是一年期以内的短贷。所以,长久以来,“非法借贷”和“短贷长投”是一个普遍而危险的现象。

  温州高利贷第一次爆发重大危机是在1986年,“抬会事件”发生,最终政府以抓人和处决“会头”的方式进行了弹压。1993年的通货膨胀时期,又出现过一次。其后14年时间,高利贷一直存在却未出现重大危机,而浙粤等地民营企业能够迅速壮大,与这里活跃的民间金融环境有很大关系。一个最显著的事实是:在1990年代后期到2004年的历次宏观调控中,此地区的民营企业比其他地方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温州民众对高利贷者,并非像外界所想像的那么“咬牙切齿”。

  高利贷再一次拉响危机的警报,是在2007年。原因是,民营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地下钱庄市场的规模已经不能与之匹配。所以,当经济环境过热,政府以信贷控制的方式进行调控时,资金需求量在极短的时间内猛然增加,导致地下信贷市场的利息水涨船高,而各企业为了获得“救命钱”,不得不饮鸠止渴,甚至进行了极其危险的“信贷互保”,这就发生了“倒一家,垮一片”的可怕景象。当时政府参与解困的办法是:以土地注入的方式,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帮助企业进行重组。幸运的事情随即发生,进入2009年之后,房产市场反弹火爆,通过土地性质的改变及出售转让,集体解套。

  但今日,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救生圈”?

  难觅救生圈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了减半征收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措施。中央政府的积极姿态当然是让人欣慰的。不过,我们从改革史的角度看来,30多年来的历次民营企业危机,没有一次是靠中央政府的政策获得解救的。此次,恐怕也难例外。所以,“放松银根”难以立见成效——况且,七成以上的中小企业从来与“银根”无关。

  再说地方政府,要像2007年那次一样,用土地来解决问题,难度也在增加。其一,地方债务平台已从三年前的2万亿元增加到了10万亿元,宏观持续吃紧,很多县市政府已“自身难保”;其二,连续20多个月的房产打压已让土地价值大幅缩水,内需转旺谁能预测?

  再说商业银行。用行政性手段和窗口指导的方式“逼迫”银行给溺水者发“救生圈”,显然是不可靠的,银行从来只干“锦上添花”的事情,从本质上,他们确乎没有这样的义务。而且,银行如果完全听从政府,那么“商业”两字已可以直接去掉。

  还有人提出两招。一是利用这次危机,全面整肃东南沿海的高利贷市场,多抓几个“吴英”出来“杀一儆百”。这招不是不能用,不过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杀百儆百”。二是让那些劳动密集型和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在风暴中“优胜劣汰”,通过“市场之手”来完成转型的任务。这招也不是不能用,可谁来消化数以百万计的失业者?难道再让中西部承担东部转型的代价吗?

  溺水的是民营企业,受伤的是整个中国经济。对于正在激流中挣扎的溺水者来说,在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化创新的宏观目标迟迟不能启动的大前提下,他们的命运很可能是非常可悲的,而岸上的人手中,其实并没有“救生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