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文化消费补贴”的东莞样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6:46 来源: 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王丽榕 发自东莞

  “知识改变命运。”客家人重视读书,刘克平从小也是如此深信。

  如今成为东莞市桥头镇宣传教育文体局副局长的他,正在主导一项“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向全镇低收入家庭送书赠报,每户补贴约500元。

  “低保家庭之所以贫困,缺少劳动力是一个原因,但知识贫乏更为关键。”刘克平说。

  此外,为了在全镇形成“富而崇文”的氛围,他还计划向户籍居民和持有居住证一年以上的新莞人实行购书补贴,每户每年200元。

  “这两项补贴预算100万-200万元,等明年镇里人大会议审批通过后,就开始执行。”刘克平告诉记者。

  实际上,不仅桥头镇,在佛山南海区、中山三乡镇,都将试点文化消费补贴。在12月1日的“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杨健透露,全省城乡低保户每人每年将享有一定的文化消费定额定向补贴。

  富口袋先富脑袋

  桥头镇位于东莞市东部,是“广东省重点工业卫星镇”,东莞市东部工业园有三分之一面积在桥头境内。2008年,桥头镇GDP50.7亿元,镇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18亿元。

  低保户罗家玲(化名)家在桥头镇莲城社区,如今她家里最大的文化消费恐怕就是两个儿子上高中。

  早年丈夫逃港,一直杳无音讯。罗家玲带着三个儿子,挤在一间隔成两层的小房子里,过得很是艰辛。她做清洁工谋生,每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能让孩子们上学就不错了,从来不奢望买书订报看电影。

  “我在她家只看到过孩子的课本,没看到过其他书报。”刘克平说。他从2009年开始,对点帮扶罗家玲一家。

  当然,罗家玲也不是完全没有文化消费。她家里还有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可以收看电视节目,那是她劳碌一天后唯一的娱乐。“对于低保户,我们从2007年开始,就免收每年300元的数字电视收视费,这项政策还会持续下去。”刘克平介绍道。

  “党报可以让它们了解各种政策,还有企业招聘信息、金融信息等,能帮助它们利用政策改善自己处境,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励志类书籍,希望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摆脱贫困。”刘克平说。

  富而崇文方能长远

  当然,在刘克平的“文化消费补贴计划”中,不仅针对低保家庭,还面向全镇常住人口:凡是桥头镇户籍居民和有一年以上我镇居住证的新莞人,在正规书店买书,可凭发票到镇里报销,每户每年报销额不超过200元。

  “目前,桥头镇有3.5万户籍人口和13万外来人口,我们估计买书前来报销的,可能不多,因为现在社会上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就不多。我们预设5000个家庭,一年预算大约100万元。”刘克平分析道。

  刘克平认为,补贴市民订报购书,能引导市民以家有书报为时尚,有利于营造“富而崇文”的社会氛围,对提升公民素养,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意义不止于此。“还能培育文化消费,繁荣文化市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他说。

  实际上,“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只是桥头镇“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该镇每年安排财政1000万元以上进行文化名镇建设。

  去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出台,而东莞也拟定了《建设文化名称规划纲要(2011-2020)》,计划全面实施“文化东莞工程”,设立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文化名城建设。

  相应的,桥头镇也开始进行文化名镇建设。今年,该镇投入540万元(市财政360万元),对全镇6条尚未达标的村,进行“五个有”工程建设(即有一个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不少于60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阅览室、有一个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广场、有一个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

  12月6日,这6条村通过东莞市验收。至此,该镇16条村和一个居委会全部实现“五个有”工程。

  此外,2011年在东莞市实行“百(场培训)千(场文艺演出)万(场电影)工程”,桥头镇还组织了到村(社区)和企业进行了14场培训、28场文艺演出和280场免费电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