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成ST类公司救命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23:41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死了都要救。”用这句话来描述当下地方政府对ST类上市公司的财政补贴最为恰当了。有了这一关键时刻的“施加援手”,后,那些原本因连续亏损不能正常存活而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却胜利地保住了上市的壳资源。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又能过着有滋有味日子,唉!甚至在一不留神间还能摇身一变成“凤凰“。
截至2011年12月7日,根据沪深两市公告,沪深两市共有91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收到来自各地政府的财政补贴、补助达48亿元。这些巨额的财政补贴背后,有着多种名目繁多的补贴政策,有的是上市奖励、有的是科技课题、有的则是巧立名目,更有甚者是直接对ST公司的亏损补助。几乎沦落到了“死了都要救”的地步。
“这种政府所谓补助的随意性、及时性也是A股市场中‘不死鸟’现象的“元凶”之一。”在《中国联合商报》的采访中一市场分析人士对记者直言。
事实上,在ST类公司中,“死了都要救”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以2010年为例,67家ST公司平均收到的“红包”高达3000多万元。
“正是由于ST公司不断接受政府补血,始终未能‘断奶’,四年多来,A股公司无一家上市公司退市,在政府多方庇护下,形成了资本市场罕见的‘不死鸟’现象。”上述人士表示。
同时,为了保护上市公司壳资源,地方政府也再不惜重金出手。
12月7日,*ST松辽(600715.SH)公告,5日收到全资子公司北京松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转来的通知,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文件精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拨付北京松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政补贴3500万元,该项资金专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
目前,该项资金已经拨付到北京松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银行账户,将计入公司2011年度营业外收入,将对公司2011年度净利润产生相应影响。*ST松辽今年前三季度亏损273万,依靠该部分补贴可顺利保壳。
同样在前三季度亏损的*ST昌九(600228.SH)却比*ST松辽更得地方政府的“欢心”,得到的“巨额礼包”将近后者补贴额的五倍。
2011年10月22日,*ST昌九发布2011年三季报,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730.33万元。
作为江西省省属国有企业,*ST昌九2009年和2010年均为亏损,一旦2011年业绩再次出现亏损,意味着这家公司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11月3日,*ST昌九发布获得财政补贴事项的公告: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给予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人民币壹亿陆仟万元,并记入2011年损益。请省国资委、省财政厅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11月30日,*ST昌九收到化肥生产经营等一次性财政补贴1.6亿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的规定,*ST昌九将该项财政补贴计入2011年度营业外收入,确认为当年损益。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亏损达到8730.33万元的*ST昌九来说,其净利润、财务流动比率近三年来逐年下滑,资产负债率却连年攀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达到86.05%,依靠自身经营状况来扭亏几乎不可能。
但这并非个案,在诸多ST公司中,尤其以国有背景的企业为最,一旦亏损面临退市风险,“死了都要救”已经成地方政府挽救ST公司的流行规则。
2011年10月21日,*ST建通(600149.SH)发布关于收到8000万元经营性财政补贴的公告。
数据显示,*ST建通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1110.68万元、-3053.8万元和-33796.87万元。可以看出,*ST建通的亏损逐年放大。*ST建通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17.63万元,8000万元补贴使其扭亏为盈,更使其避免退市。
对于补贴*ST建通,廊坊市财政局的理由仅仅是“为了解决你公司面临的暂时性经营困难,维护公司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补贴之风愈演愈烈下,目前,政府补助已然成为了ST类上市公司的最后一颗“起死回生丹”,尽管更多的ST类上市公司,取得政府补贴是为了保壳,为它们的重生恢复正常经营赢得了一些喘息的时间,但真正的靠补助渡过退市关,并重振经营活动力却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把“经”给念歪了,把赢来喘息的时间都花在了千方百计的卖壳上。
“政府补助的背后,也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财政补贴进一步在资本市场圈钱,表面上光鲜亮丽的财报为公司此后或卖壳或增发埋下伏笔,上演一出又一出注资、购买、储备的游戏。”上述人士认为。
在他看来,地方政府耗费大量资金年年保壳,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部门像是上市公司的股东或者是投行,他们掌握着上市公司资源,“做大做强的口号似乎为了不断利用财政资金补贴上市公司的借口。”
众所周知,政府财政补贴是本着鼓励优胜劣汰,鼓励优秀的上市公司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以上述的统计数据却显示,那些被保护的,更多的是ST类濒临破产不能正常经营生存的上市公司。显然是有违了政府补贴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