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本周市场止跌反弹 短期弱势震荡格局难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7 10:27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国际市场方面,本周表现突出的商品为黄金和原油。欧债危机引发的信心不足以及流动性趋紧直接打压金价,令国际现货金价格连续四日下跌。国内市场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基调并没有带来国内市场更多暖风,周五在股市的带动下,商品市场在尾盘快速反弹,但未改全周的跌势,总体呈现出“农强工弱”的态势。

  新华08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王胜先、赵晓辉)本周(12至16日)大宗商品市场仍然受欧债危机影响,多数商品承压下行,有色金属、黄金、原油等跌势汹汹,虽然周五商品市场普遍反弹,但有色金属、黄金、原油等工业品的周跌幅仍领跌市场。

  近期的资本市场一直处于欧债危机的阴影下,12月初的反弹未能延续,再次步入弱势震荡下行的态势。上周末欧盟峰会虽然就某些方面达成协议给市场带来一定利好,但与市场期望有差距,使得本周的市场依然承压严重。美国方面的议息会议重申该利率水平将维持至2013年年中,表述无新意,未能给市场带来利好。

  临近周末,市场传来些许好消息,美国方面失业数据走低,意大利政府先后在众议院、下议院赢得财政紧缩措施的信任投票,以及市场传言中国汇金可能增持四大行股票等都对市场有所提振,国内外商品市场在周五普遍反弹。

  国际市场方面,本周表现突出的商品为黄金和原油。欧债危机引发的信心不足以及流动性趋紧直接打压金价,令国际现货金价格连续四日下跌,跌破1700美元、1650美元及1600美元三个重要支撑位。周五受利好消息提振再次反弹至每盎司1600美元附近,周跌幅仍逾6.5%。

  原油方面,纽约油价在上周失守每桶100美元后,在本周再次冲击100美元未果,加速下滑,一度跌至92.5美元,周五收于93.4美元,周跌幅近5.9%。伦敦布伦特油价收于每桶103.4美元,全周下跌近4.9%。

  生意社大宗商品高级分析师刘心田认为,100美元是原油很强的阻力位,原油在100美金上方的坚守多个交易日已然“硕果累累”,不少品种在原油的带头下有上涨势头,市场心态亦有所转好,然而欧债危机的黯淡前景和一直未见好转的终端需求给市场转好来了个“急刹车”。大宗商品本周一度纷纷走低,有再创年内新低的势头。

  国内市场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基调并没有带来国内市场更多暖风,周五在股市的带动下,商品市场在尾盘快速反弹,但未改全周的跌势,总体呈现出“农强工弱”的态势。从具体品种来看:

  有色金属方面,沪铜、铝、锌、铅主力合约价格分别下跌4.21%、1.65%、1.41%和2.17%。中、欧制造业放缓,市场需求清淡,在众多中小型企业减产的状况下,预计今年不会掀起明显备货潮,无明显利好因素,支撑预计节前市场弱势震荡为主。

  钢材方面,沪螺纹钢期货基本保持区间震荡走势,周涨幅为0.48%。中钢协日前发布月度报告显示,国内市场需求疲软,钢材价格继续下降,钢铁产量减少,现货市场已进入消费淡季,行业需求不旺,预计钢价将维持低位波动走势。

  农产品方面,油脂类期货先抑后扬,豆油、棕榈油、菜子油周跌幅分别为0.5%、1.63%和0.55%,大豆在本周表现颇佳,涨幅为1.55%,主要是南美大豆干旱题材初现以及国储大豆开始收购有一定提振作用。预计临近节前的消费预期及南美大豆的旱情忧虑均对市场底部有支撑。

  能源化工方面,塑料、甲醇再探新低,分别下跌1.95%和3.03%,下游需求没有实质性改善,国际原油回调压力较大,塑料、甲醇等化工品后市不乐观。焦炭期货再探上市以来新低后,受钢材走高影响,盘中跟涨,但全周仍下跌1.2%,产能过剩及下游钢市低迷将拖累焦炭持续偏弱走势。

  刘心田认为,行近年关,去库存将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面临的难题。大宗商品市场的走跌,使得去库存将难上加难,后市难言乐观。(完)

  【责任编辑:钟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