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平潭量身定做海关监管新模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本报讯(记者林启星)《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公布,给平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规划,将赋予平潭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即:按照既有利于平潭开发和人员、货物、交通运输工具进出方便,又有利于加强查验监管的原则,实施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

  这些通关制度对平潭究竟意味着什么?具体将给平潭的通关带来何种便捷?福州海关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促进平潭的发展?昨日,福州海关加工贸易处处长周筠光对规划中的通关政策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比特区政策更特殊更优惠

  周筠光坦言,《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确立了“分线管理”开放开发新模式,其主要内容“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是国家总结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惠政策赋予平潭的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区域性政策,是新时期深化两岸合作的重大举措,具有更强的统筹协调和支持力度,有利于全面推动两岸对接、融合发展。

  据介绍,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是“分线管理”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周筠光表示,创新就是要坚持“便捷、有效”为原则,创新就是要坚持平潭开放开发的方向,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量身定做平潭海关监管新模式。

  有利于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周筠光指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是平潭开放开发的蓝图。平潭实施“分线管理”,一方面是确保国家赋予的特殊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和有效实施,另一方面确保平潭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这一政策有别于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允许区域内居民生活和商业经营销售活动。实施分线管理是有效规范和区别生产生活、内外贸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政策创新的意义所在。”

  据介绍,“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是适应“境内关外”特殊区域性质的管理办法。在平潭的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设为“一线”,所有入区进口的保税货物采取备案管理,关税征管和贸易管制措施从优放宽;在平潭与区外内陆交通桥梁和码头设为“二线”,以“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规则,对入区出口的货物,该享受退税的及时办理。出区进口的货物向海关申报并办理有关通关手续。内贸货物和区内居民进出区从专用卡口通道通行,海关采取抽查的风险式监管办法。对区内生产、贸易型企业实行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在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支持下,对区内货物自由流转实行电子账册结转式有效监管。周筠光说,这既是海关监管创新的要点,也是新政策便捷性的保证和意义所在。

  此外,新政策对区内生产性企业加工生产的产品出区内销,企业可采取选择性征税的办法,即可按照产品出区状态或折算成料件申报征税。这一“从低征税”办法,在政策层面上改善了现行区内外政策倒挂的状况,政策优惠的差异性,将在更大的程度和更广的范围吸引投资,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实现两岸对接,融合发展。周筠光强调,优惠政策对平潭更好开放开发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将研究对台小商品市场管理办法

  自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文件,省委决定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并将其作为海西建设的重要平台,举全省之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规划建设。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颁布,给了海关工作新的任务。”周筠光告诉记者,福州海关将认真总结两年来支持平潭开放开发、创新海关监管模式的研究成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工作主要是根据“分线管理”模式要求,研究制定海关监管业务需求;研究制定“一线、二线”布局方案;设计通道、卡口规模;研究制定环岛巡查及监控设施方案;研究制定对台小商品市场管理办法。以“便捷有效”为原则,更好地支持“分线管理”新模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