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相:在孤独中坚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21:16 来源: 《小康·财智》从国外到国内,从政府到国企,再到民企,这在很多人眼中可称之为每况愈下,而林义相却坦然地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回归过程。他一直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守着心中的那份执著。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近十年的孤独即将结束!”
10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稿)》正式实施,第三方基金销售开闸起跑。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快慰的笑容背后隐藏的是鲜为人知的无奈和执着。
第一个“吃螃蟹”
2002年提出申请,2004年《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颁布后,天相成为了唯一一家获得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开展相关基金销售业务的投资咨询机构。但是这7年来,天相在基金销售市场上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基金业务没做起来,原因很多。“在2006年之前,没有资金结算资格是业务开展的最大阻碍。”林义相称。
据了解,由于没有资金结算资格,客户的资金不被允许经过天相的账户。结果造成,投资者认可了天相投顾的咨询服务,决定购买某基金,还为天相以及基金公司出具了带有公章的函件,证明该笔销售是天相投顾的基金销售业绩。但基金公司却把这样的销售当作自己的直销业绩,也不给天相支付相应的费用。“2005年基金市场非常不景气,但是我们大约卖了10个多亿的基金,占市场份额10%左右,可是我们却一分钱也收不到。这种模式根本没法做下去。”
为了避免为他人做嫁衣,林义相又在2006年向证监会提出申请,并获得了资金结算资格。客户通过天相购买基金,首先将资金打到天相的指定账户,然后再转到某个基金账户。这样,天相就成为了这个链条中绕不过去的一个环节。
但是这种尝试依旧没有成功。一是因为这种结算相关费用高昂,二是银行的划付不支持。按照基金销售通行的做法,在500万元以上的申购,申购费每笔封顶1000元,而监管银行提取的监管费是1‰。如果投资人购买3000万元的基金,天相投顾收取1000元的申购费,而交给托管银行则是3万元。也就是说,每做一笔,天相就赔一笔,并且这样的业务越大,赔得越多。
“从2006年开始一直折腾,直到今年上半年,我们才终于把这条路走通了,设计出了一套新的结算系统。”据林义相介绍,目前,天相投顾已经与50家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了基金销售合作关系,可以销售700多只基金产品,成为国内基金代销数量最多的基金销售机构之一。
近期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开闸,林义相非常高兴。“这个市场,一家是做不起来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诚心希望门槛放低,能够让更多的机构和人员参与进来。”
而对于基金销售业务的下一步发展,林义相早已将其视为了公司发展的下一个盈利增长点,并为此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天相基金销售平台能够正常健康地运行和成长。如果能用二十年时间办成这么一件事,此生足矣。”
活下来不容易
从2002年开始,天相基金销售做了十年,也赔了十年。外人评价,能够坚持下来,屡败屡战,林义相不容易。但是在林义相自己看来,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能够存活下来更不容易。
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浪淘沙过程,昔日叱咤风云的名帅名将如今仍然安在的已寥寥无几。并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都是以不太光彩的方式被迫离开。
然而,有心关注天相的人会发现,所有证券界的大起大落、重大荣辱似乎都与天相没有什么关系。天相,正在用它极其低调保守的方式慢慢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我是农民出身,别的不懂,但是我懂稻草和炭。我们都知道稻草一烧起来会很猛,一下子很旺,但是也会一下子就烧没了。如果烧炭的话,虽然没有很耀眼的光芒和火焰,但它能红很久,能烧很久。所以,我说我的公司‘不求稻草一燃烈,愿为炭火时久长’。”
与无数“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先烈相比,林义相这种农民式的保守做法似乎更适合在中国这种证券市场生存。经过十年发展,天相投顾从最初的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已经发展为拥有400、500名员工且在业界极富影响力的大型投资咨询顾问公司。这在证券投资咨询市场也算是个奇迹。
其实,林义相的这种保守做派的渊源并不是他的农民出身,而是他在法国最大的国营金融机构——储蓄与信托银行长达5年的工作经历。据了解,这家银行成立于1816年,拥有将近200年的悠久历史,以保守稳健著称于业界。
因为与同行相比,员工待遇比较低,天相投顾是业界有名的“跳板”。对此,林义相称,“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比较稳健的经营方式,不是说市场一好大家分钱,市场一不好大家各自逃命。”
林义相表示,他乐于做跳板,不过,最重要的是公司要有再生能力,要有一套好的培训方法或体系。
天相保守稳健的作风和今天取得的成就,显然离不开林义相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刻透析。从证监会到华夏证券,再到天相投顾,林义相已经扎根中国证券市场20年。
早在1997年林义相就曾公开发表过一篇名为“跟着市场走,不要争第一”的短文,至今他仍坚持自己的这种判断。“因为在这个市场上,每一次的波动,每次都是豪赌,赌的都是身家性命。只要输一次,就彻底地输了,输得精光。但是,只要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发展,它有一个好的前途,如果能够跟着这个市场一直走下去,哪怕是最后一名,慢慢地也会往前走。最终,我想就会成功,就会胜利。”
执着一生
今年是天相投顾成立十周年,当被问及这十年自己最大变化是什么的时候,林义相这样回答记者:“十年前创立天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不愿适应也无法忍受颇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想要逃避。但今天,我已经能够理解它的现实性。只不过,我仍不接受它的正当性。”
林义相是位典型的学者型创业者、企业家,他最大的兴趣是做研究而非做企业。这也是他一贯以专家学者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原因。
创立天相,他其实有些无奈。
1993年,怀抱着利用自己在法国10年所学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出把力的美好愿望,林义相放弃了令法国人都眼馋的工作,回国加入了证监会。
后来,面对工作中遇到的诸多与自己所学格格不入的“中国特色”,为了探究中国经济实际,他又选择了离开证监会,转战中国证券市场第一线,加入了土生土长的华夏证券。
在华夏证券工作的这5年中,林义相真正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中国特色”。“加入华夏,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从它那里学到的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但是华夏的体制,我适应不了。”
在离开华夏时,林义相曾留下过这样一句话:“华夏不垮,天理不容”。结果不幸被他言中,没过多久华夏证券真的出事了。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华夏证券那几年充斥疑问的运作留下了几十亿的窟窿。
“当时,我觉得,原来这个体制是这么玩的,我不适应,我也不愿意适应。所以谢绝了很多不错的邀约,决定自己创业。”在林义相心里,创立天相,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一种自由、精神上的自由。
一开始,林义相为自己的公司取名为“有道”,来源自“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一说。后来发现这个名字已被人注册,遂改名“天相”,取自“吉人自有天相”之意。
不难看出,无论是在证监会,还是在华夏证券,或者在天相投顾,立足中国经济实践,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研究,一直是林义相的追求。
“什么时候有人可以帮我把天相管起来,我去做研究,就最好了。”
问:人们经常说,中国股市不能正确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状况,老是处于“畸形”状态,对此您怎么看?
答:所谓的畸形一定是和不畸形的比较,那么我要问什么是不畸形的股市?标准是什么?都说国外股市怎样怎样,我很早就发现中国股市和国外股市不一样,但是后来发现照搬国外的东西不行,因为中国的整个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基础、企业制度、金融制度,等等,都和国外不一样。中国股市的状况是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对应的。
问:那为什么中国股市会跌跌不休?
答:因为中国企业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追求股东的最大利益。无论是从主流传统观念来讲,还是从市场上听到的一些抱怨说法也好,中国国有企业不是,不能是,也就不应该是把追求利润作为第一目标。如果这个企业根本就不追求利润,那也就是说根本不追求投资者回报。
许多企业的运营,实际上是追求内部控制人和关联方的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治理不是很严格很到位的话,有可能,内部控制人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企业可以赚很少的钱,甚至亏钱,亏大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国企领导要做一件事,他或者他的朋友可能从中获取名利,却可能会给公司造成损失,但他还是有可能去做这件事。投资者把钱交给这样的人去管,能有回报吗?
问:有股民反映,今年中国股市持续下跌,好像是受国际形势影响比较严重,总是跟跌。是这样吗?
答:实际上中国经济受国外影响很小,中国股市受国外影响也很小,这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下跌的借口而已。中国经济受影响最主要的不是国际影响,而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本身积累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时不时地清理和解决。总的来说,不论是成绩还是问题,90%以上都是国内因素,最多10%是国际因素。
问:那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您认为是什么?
答: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打破头要考公务员,要进国企,这就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