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落实地方全委会权力是党内民主重要一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3:4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郭凯

   安徽省纪委近日推出了安徽省纪委常委会议事试行规则。按其规则要求,以省纪委名义下发的政策性文件,必要时要经全委会讨论通过后,才由书记审签。其实不仅在地方的纪委系统,在省市县乡四级党委系统中,全委会的民主角色也极为关键。

   按照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全委会向党代会负责的地方党政原则,由于党代会召开时间相隔很久,那么既要对市县乡三级同级党政职位人选任免行使民主选任权利,又要对同级常委会的政策实行民主监督权力的实际上是党委全委会。根据某些地方已经进行的县市党政正职选任由全委会差额票决的试点经验,以及一些地方陆续出台的全委会和常委会议事规则,今后全委会民主权力的落实仍然有几个关键环节有待细化程序,并有所突破。在一级地方,接近百人的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之间的权责关系若能够依民主规则理顺,那么进而在党代会应用民主规则时所带来的变化,就非常容易适应和平稳管理。

   首先在全委会票决的选任程序上,现在党内的民主选任有差额推荐和差额票决两步。对于各级党政正职或常委委员的选任,同级全委会和上级常委会在整个过程中的权责如何细分,既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集中制中尚没能通过细化规则而保护民主的薄弱环节。根据地方的试点和创新,在这一环节大致有几个规制的可能方向。比如对一级党委正职岗位的选任,经过公推调查后,上级党委常委会就所有备选人名单按至少100%差额比例审议票决后,向同级全委会推荐至少50%差额比例的票决名单,然后以同级全委会的不记名票决结果为最后任命结果;另一种则比如反向由同级全委会先对所有备选人名单按至少100%差额票决后,向上级常委会推荐至少50%差额比例的票决名单,然后以上级常委会的票决结果为最终任命结果。这两个方向,都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对民主和集中有所兼顾,也都能让当前民主环节得不到保障的局面有所改善,还会给党内民主选举在长期内走向同级全委会和党代会两轮差额票决打下基础。

   中央委员会其实已经逐步进行差额选举改革多年,地方党委在省以下的市县乡三级全委会推进落实民主选举权利、应用民主规则,会大大减轻最难改的省一级的改革困难。省一级常委会和全委会衔接中央委员会和基层全委会,民主集中制在这一层级的细化规则,涉及的不确定性问题和规制难度最大,恐怕不得不保守到最后一步,以足够周密的安排来衔接基层党委和中央委员会的改革成果。

   其次,在全委会的议事程序中,不少地方的议事规则仍然在各种议事表决方式上,保持了过大的随意性,比如仍然允许包括举手、记名投票和不记名投票等多种表决方式。党内议事民主是执政党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在全委会议事表决程序上,显然已不能再容忍不记名投票之外的任何表决方式。否则,举手表决制下的民主集中制,将重复只有集中、没有民主的历史弊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