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年终奖“被公开”,引发员工对公司奖酬的猜想 多元激励 靠“奖酬”留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1 08:2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胡敏

  2011 “被曝光”的年终奖

  · 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金话筒”,与其防不如疏。

  · 不管年终奖发多发少,最重要的是HR要和员工沟通,让员工清楚知道自己的年终奖与哪些KPI指标有联系,否则年终奖就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无效的。

  · 高薪、高福利并非企业留住人才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员工本职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出色的个人品味认同,对员工个人问题的关爱和帮助才是企业员工最想要的。

  2012年的年关比以往更难过。设计年终奖是某网站人力资源主管李莉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而今年网上晒年终奖给她的工作添乱不少,员工们一直在猜测自己公司的年终奖怎么发、发多少。

  薪酬、年终奖,以往企业这些最核心的机密现在被堂而皇之地拿到网上晒,人力资源机构发布调研数据统计各地区年终奖平均值,也越来越受到员工们的关注。年终奖从私密到半公开,无疑降低了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认同,加大了人才管理的难度,甚至会在业内造成一定震动,年终奖“被公开”给HR们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

  市场化的年终奖

  薪酬公开化有助于HR了解市场行情,从而及时调整并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在外企工作的“85后”职场新人刘凯喜欢“晒”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晒”自己工作的酸、甜、苦、辣。看到一汽-大众多发了27个月年终奖的消息,他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羡慕、嫉妒、恨”,真想晒晒自己公司的年终奖。

  在58同城HR总监段冬看来,在互联网上“晒”年终奖之前,国内很多人也热衷于私下打听,只是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像互联网这么大。“国内员工对年终奖的热衷,实际上关注的是薪酬的公平性,人们想知道自己是否被公平对待。”

  年终奖被“晒”,虽然打破了企业薪酬保密原则,但是在人力资源专家们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China HRkey营销副总裁申立鸣认为,年终奖“被公开”一方面会引导企业更加关爱自己的员工,也会督促企业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将企业的长远发展聚焦到人才吸引与保留上,作为员工个体来说,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有了更多参考和理性的判断。

  韬睿惠悦华北区总经理、人力资本业务负责人江为加说:“互联网使薪酬公开化对于HR工作是有利的,因为在人才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参加薪酬调研,以相对公正的角度收集薪酬信息,了解市场行情,从而及时调整并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不过“被公开”之后也增加了管理难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薪酬、福利差别过大,人才往往会流向高薪、高福利企业,人才流向优秀卓越的企业是客观规律。”

  风险难控,重在引导

  不管年终奖发多发少,最重要的是HR要和员工沟通。

  李莉认为,如果自己企业也发生类似“被公开”的年终奖,无论自己还是竞争对手,压力都很大。

  当竞争对手给予丰厚的年终奖或薪酬条件时,势必会对企业员工心理造成一定冲击,也会影响到企业运营的稳定性。高年终奖相应地会提高员工的期望值,第二年的业绩压力会更大,没有如此之高的年终奖,员工心里就会失望,这种做法不论对企业管理层,还是对员工都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

  “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金话筒’,尤其是微博(http://weibo.com)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加速了年终奖等私密信息公开化的进程,泄密风险很难管控,企业对此防不胜防。”新日电动车副总裁胡刚表示:“可以适当地向员工宣传保密政策和公司的薪酬设计初衷。”

  事实上,年终奖只是整体薪酬设计的一部分。不同企业会有不同的薪酬制度设计,有些企业的月薪低但年终奖高,有些可能月薪高但年终奖低;同一家企业对不同岗位也有不同的薪酬考核指标,比如销售岗位注重短期业绩、激励制度,因此,该岗位的基本工资低、销售提成和年终奖高,但完不成业绩就可能面临下岗等压力。非销售岗位的压力没有那么大,更注重长远发展。

  “不管年终奖发多发少,最重要的是HR要和员工沟通,让员工清楚知道自己的年终奖与哪些KPI指标有联系,否则年终奖就失去了它的激励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无效的。” 江为加说。

  靠“奖酬”留住员工

  企业越来越注重“奖酬”,员工选择离开或留下,看重的是软性因素。

  调查显示,高薪、高福利并非企业留住人才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员工本职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出色的个人品味认同,对员工个人问题的关爱和帮助才是企业员工最想要的。

  “公开化的人力市场也促使企业引入更多激励机制,如股权、期权,以及多种员工关爱措施。” 申立鸣表示。

  来自韬睿惠悦的调查显示,目前有一种趋势,企业越来越注重“奖酬”,而不是“薪酬”,因为员工选择离开或留下,不仅仅看重薪酬,更看重的是这个团队怎样、领导怎样、能否提供培训、职业机会怎样等软性因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