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音响的再需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23:05 来源: 华夏时报

  方也

  如果说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里,哪个领域专业门槛以及内化程度最高,非音响莫属。

  所有入门者的困惑几乎都集中在器材的选择上,首先是音响的产地;其次,要搞清楚功放与扬声器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前左、中置、前右、左环绕、右环绕音箱以及播放功率这些细节的考虑;最后,听觉和音乐是最为个人化的感官体验,如何为你喜欢的音乐类型选择更加适合的机器。初学者选音响,简直是一场全方位的扫盲。

  在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音响消费的第一次高潮。伴随着进口音响产品数量的增加和合资音响企业的迅速发展,JBL、B&W、KEF、博士、天朗、金嗓子、安桥等国际知名音响品牌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广受追捧。当时城市家庭的小康化程度,都以拥有什么档次的音响来衡量。

  之后,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更多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比如电脑,还有索尼最早的walkman,后来的MP3和现在最热的苹果,音乐变得易得起来,大家更换产品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习惯音乐环境的同时,也不再拘于室内欣赏音乐。

  美国人Jason Sausto是安桥音响大中华区总裁。他很多年前在北京五道口学习中文,五道口附近有间大超市,每次都会播放特别嘈杂的音乐,他很困惑,中国的商店为什么不能播放一些优美而舒缓的音乐,让人们购物心情得以放松呢?

  这种情况现在好了很多,Jason认为,敲着电脑键盘成长起来的这一批年轻人,在达到某一个更为纯粹的欣赏临界点时,会需要更好的设备,就好比一个没有看过电视的人,他需要的只是随便一台电视,只要能看到画面听到声音,但当他了解电视是怎么一回事儿之后,他会进一步追求液晶、高清。而这,也将是音响企业在中国发展的新动力。

  音响在家庭消费的比重情况,与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与一个城市的文化引导及人文气质也息息相关。无关褒贬,Jason提到了鄂尔多斯现象,人均GDP甚至超过香港的小城市,错位需求体现得非常明显,市民们炫耀财富的方式还停留在车、房和奢侈品上。

  80年代从收音机、无线电爱好者成长起来的Hi–Fi(高保真)音响绝对发烧友也渐渐老去,他们执着于严苛的技术参数,大多数非常清高,与商业绝对划清界限,无论是交流还是争论,发烧Hi–Fi出现了年龄断层,于是不可避免地变成小圈子的事。

  欧洲那些专注于高精密设备调琢的音响设备企业,他们生产的一些HI-END音箱已经成了音响制造商技术实力的象征,这层意义远远大于它作为商品出售。日本的音响企业则对市场异动更加敏感,Jason认为,好音响应该为更大众的人群所拥有,但在此之前,包括安桥在内的专业音响品牌,在中高端家庭影院消费市场的影响力,还不如索尼等家用电器品牌。

  安桥音响新的增长点出现在定制化的中高端家庭影院上。他们首次在功放中引入微软的操作系统,3年前,中国所有的产品都加入中文菜单,他们还实现在远程中控,更加方便更改设程和异地维修,这块业务达到了每年100%的递进速度。

  他们越来越多地接到类似的案子,一些人利用家里的空置房间改装视听室,他们需要好设备的同时,希望更多地被照顾到个人的使用习惯。在那些希望音响市场扩大化的人看来,音响在中国的状况像极了葡萄酒,喝的人多了,就能创造出更多需求。

  家庭影院搭建误区

  多品牌混搭

  中国的消费者习惯在一整套设备里使用多个品牌,比如A品牌口碑最好的功放+B品牌的喇叭等等,这样混搭最为自持拥有音响专业知识的消费者所爱。如果是非常内行的人,这样也许能搭配出精品,但是对于一般消费者,混搭的缺陷除了声音的兼容度之外,还有后期维修的难度。

  音响市场的乱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销商造成的,90年代音响市场各大品牌混战,经销商也同时会代理多个品牌,这种经营模式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商家更倾向于组合打包,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未必是最适合的。

  过于注重喇叭线

  在全套的系统里,最无关紧要的就是喇叭线。但是喇叭线可能是全部器材中利润最丰富的一个,因此,很多商家在宣传中会刻意突出喇叭线的重要性,一条被炒起来的喇叭线,价钱有可能达到一套设置的总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