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2:撼东亚强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23:11 来源: 华夏时报

  近藤大介

  日本《周刊现代》前副主编讲谈社(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jtjapan2011@gmail.com

  2012年的东亚地区——如果用汉字来形容这一年,那么最贴切的莫过于“撼”字。龙年,可谓“撼”年。

  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实现了三代世袭制的朝鲜。两年前的1月8日,金正恩被内部提名为后继者——那一天也正是他27岁的生日。那一年,我曾听一位在北朝鲜工作的官员说,金正恩最尊敬的人物是邓小平。其祖父金日成主席掌握着朝鲜劳动党,通过主体思想来统治国家。其父金正日总书记掌握着朝鲜人民军,通过先军政治来统治国家。而金正恩的理想是掌握国家的经济体,通过发展经济来统治国家。

  在尝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邓小平已年过七旬,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他首先与美国恢复邦交正常化,削弱了外部威胁;其次大幅裁军,减少军事开支。在上述两方面都顺利实施之后,邓小平才将偏僻地区开发为经济特区,并从纠纷较小的农业领域开始,一步一步谨慎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

  因此,为了实行改革开放,金正恩可能首先会确立经济特区,并在农业领域着手实行改革。他可能向中国求助,而中国需要提供比以往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美国的奥巴马政权也会看准这个机会介入朝鲜,使之成为他构筑的“中国包围网”中的有力一环。展望朝鲜今年的形势,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不容疏忽。

  第二个“撼”之地是中国台湾地区。时下,围绕1月14日举行的“领导人”选举,“双英”(马英九VS蔡英文)之间的激烈竞争已进入最后阶段。两人之间的角逐必将一直持续到投票之日。这种景象俨然2004年的情景再现,当时陈水扁以3万票的微弱优势当选。

  我曾经采访报道过此前的4次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选举。每次去台湾的时候,我都深深感受到了“民主化的副作用”。自1996年实行“领导人”直接选举以来,台湾地区一直被“蓝”(国民党)与“绿”(民进党)两党一分为二。我的一位在台北开药店的台湾朋友每逢选举的时候,都要将药品分别用蓝、绿两种颜色的药品袋包好。客人买药的时候,要先问清楚喜欢的颜色之后才配药。据说如果不这样做,很有可能损失半数的客人。

  在每一次大选之后,“蓝”与“绿”之间的裂痕就变得更加严重。

  不但如此,在这次选举中所产生的新任“领导人”还必须直接面对“亲美还是亲中国大陆”这一汉姆雷特式的难题。难题的根源就在于“美国对台军售”。我曾经采访过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发现这三位都深知“加入美中之间的哪一阵营”的问题与自己的政治生命紧密相连。李登辉与陈水扁选择了“加入美方阵营,与中国大陆敌对”的道路,而2008年上任的马英九则选择了“在军事方面依附美国,在经济方面依靠中国大陆”的道路,这样巧妙的政治手腕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在过去的4年里,马英九一直认为,越多地从美国购入武器,中国大陆就会越多地感觉到台湾地区的威胁,进而会更加主动地亲善。因此,如果马英九在这次的大选中再次当选,他一定会继续实行“军美经中”的政策。如果民进党的蔡文英当选,由于海峡两岸原本就没有建立起坚实的信赖关系,她必然选择彻底依靠美国武力的方针政策。

  但是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如果继续容忍台湾从美国购买先进武器,这种所谓的“台湾防卫”反而会变成对中国大陆的巨大威胁。这一问题自1979年中美邦交正常化之后,一直持续了30多年之久。中国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了。

  在这个时候,中国将在2012年秋召开共产党的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副主席曾在福建省任职17年之久,可谓福建和台湾问题的专家。因此,对于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中国大陆必将更为敏锐地给予回应。

  就此,台湾地区即将迎来内外皆“撼”的时代。

  第三个“撼”之地是与朝鲜相互制约的韩国。今年的韩国将有两个大事件——4月的国会议员选举与年末的总统选举。

  在被称作两大选举前奏曲的2011年10月首尔市长选举上,毫无政治经验的进步派律师朴元淳击败了李明博总统率领的执政党——大国家党——的候选人。在李明博总统计划与美国缔结美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等待国会批准的节骨眼上,这一选举结果反映了首尔市民对政府的抗议——“不要让韩国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2012年4月和12月的两大选举事件必然会再次点燃韩国国民的反美情绪,使李明博和他的大国家党遭受“市民革命”的考验。据说李明博总统原本计划在4月的国会议员选举前与朝鲜金正日总书记举行南北首脑会谈。我曾经采访过李明博总统,感觉他的性格是非常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他计划会见金正日总书记,我想可能是想逆转他的一路下跌的支持率吧。

  如果李明博总统与金正日总书记的南北首脑会谈得以实现,那将是继2000年金大中总统、2007年卢武铉总统之后的第三次南北首脑会谈,也是韩国领导人连续三次与朝鲜领导人进行南北首脑会谈。作为朝鲜,4月15日将是金日成主席诞辰100周年的“太阳节”,对于金正日政府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金正日总书记的去世使这一秘密计划彻底泡汤。李明博总统也许将继续促成与金正恩的首次南北首脑会谈,但朝鲜方面已经宣称不与他的政府打交道了。

  韩国在军事上依存于美国,经济上依存于中国。从对朝鲜的国民感情来看,也分为“亲北”与“反北”两派。今年的两大选举将在如此的“外界三要素”相互交错下拉开帷幕吧。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继遭受了去年东日本大地震的侵袭之后,2012年的日本将继续迎来“撼”之年。

  野田佳彦政权自2011年9月上任以来,一直把“大地震复兴”作为执政的重中之重,但是就在年末,执政党民主党的9名议员背离野田政权而退党,令日本震撼。党内分裂的原因是上调消费税率的问题。

  由于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源来实现灾区复兴工程,野田首相考虑将现行的消费税率由5%上调至10%。但是,在野党和民主党的一部分以“在如此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上调消费税率,将导致更大的经济萧条”为由,对这一提案进行了猛烈抨击。将于1月下旬开始的通常国会上,围绕这一论题的争论将愈发激烈。

  对野田内阁的支持率已滑落至35%,今后或将持续下落。面对这样的现状,相信野田政权一定会采取“北风”战略。“北风”是日本政坛用语,意为暗中利用北朝鲜提高支持率。

  纵观过去10年的日本历代政权,“北风”就好似是“麻醉剂”。2002年闪电访问朝鲜,与金正日总书记进行了首脑会谈的小泉纯一郎首相,一天之内支持率上升了15%以上。2004年二度访朝后,他又在原本必败的参议院选举上大幅挽回败局。从某种意义上讲,小泉之所以能够维持长达5年半的长期政权,说他是托朝鲜的福也并不为过。

  日本此后的5届政权,虽然也想要借“北风”这一“麻醉剂”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由于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两国关系一度陷入僵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正日总书记去世。去年12月25日、26日,由野田首相以及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的中日首脑会谈在北京拉开帷幕,此次会谈也将北朝鲜问题作为主要议题之一。野田首相在从中国返回日本的第二天(27日)首次召开“绑架对策大会”,表明了解决北朝鲜问题的决心。

  日本是否能够实现与朝鲜的邦交正常化,只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是否能够解决被朝鲜绑架的日本国民问题,另一个是是否能够得到美国的许可——这是小泉政权时代的教训。

  但是绑架问题是金正日政权时代的产物,与金正恩并无关系。而在美国方面,如果日本与美国共同进退,那么想必美国也会认可日本与朝鲜的邦交正常化吧。

  就在这个转折关头,美军于去年12月从伊拉克撤军。关于今后美国的军事战略,或许会从“中东民主化的10年”转型为“构筑对中国包围网的10年”吧。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目前考虑的一定是快速接近朝鲜的新政权,并且继续向台湾出售最先端武器。

  2012年东亚的“撼”——说它将成为引发中美两大国之间断裂带大地震也不为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