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香港大公报刊文称中国须严防金融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0 14:14 来源: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日前中国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出了重要指示,特别是要求金融部门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和抑制以钱炒钱活动,从而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产业空心化。对此,香港《大公报》近日刊文称,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紧中,提出了这些指引确实及时和必要,成效如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全面及彻底落实风险控制。政府必须一面强化监管,一面全面、深入地整理金融部门。

  文章称,当前世界的金融及经济状况日劣,发达国财政失衡、经济不景和金融不稳等问题离解决尚远,且还将恶化,特别是欧美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新、旧毒资产和潜在风险,须防引发危机而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在国际环境欠佳外,近年中国国内亦同样累积了不少金融风险,最怕是内外问题并发而导致失控,则后果将十分严重,故及早清理险情事先拆弹,乃必要的金融管理策略。事实上近期海外时有唱淡中国经济前景的论调,其主要理据之一便是担心中国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虽然西方评论一贯对中国的看法有很多偏见和偏差,但就金融风险的批评却非全属空穴来风,故不宜一笔抹杀。

  文章认为,会议中提出的多项要求或任务,都可说是切中时弊。而具有高度针对性者,包括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强化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和市场建设,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还要坚持金融创新与监管相协调,和防范与化解风险的工作。事实是当前的中国金融风险确已有所上升,且可能仍在上升,其问题来自多个方面。在对外联系上,继过去大量热钱涌入后,最近却出现了资金外流及对人民币币值预期由升转贬的变化,而游资的大进大出显然不利于金融及经济维稳。

  在国内同样有多个风险集中点,包括:(一)楼市进入加快调整降温期后,会导致按揭信贷违约及银行坏帐率上升。(二)企业管治不善或经营环境恶化,会导致信贷坏帐上升。(四)地方融资平台滥借贷滥投资的情况不少,导致放贷银行风险上升,而这又与楼市股市炒作,及房地产、地方项目过度发展有关。(五)民间金融活动炽热,而其中不少资金来自银行及企业。这若出事将直接及间接地影响银行体系。(六)在当前的经济放缓阶段,企业及个人借贷的坏帐率都会有周期性的上升,令银行营运受压。

  以上的风险来源大多长期存在,故非新事物,但近期情况严重,原因是在宏观及微观层面都有调控不足之弊。2009年时为刺激经济,银根曾过度宽松而导致天量贷款,经货币收紧而回归正常,便出现了类似泡沫爆破后的调整阵痛,许多项目、企业因而陷入困境,而这又触发了民间高利贷等其它伴生问题。与此同时,近年银行为逃避监管和受到民间金融活跃的引诱,通过信托投资等各种渠道实行表外交易,令实际金融数据受到扭曲,也加大了地方融资平台及民间信贷热等问题。

  文章最后说,为长远安全计政府必须一面强化监管,一面全面、深入地整理金融部门,包括其中的各类机构及市场。为保稳定还要准备应变基金,向受影响或牵连的单位、企业提供过渡资金,以防资金链大面积断裂而冲击金融体系及经济活动。此外,宏观调控仍须继续现行的货币收紧及积极财政政策,以便维持较好的经济状况以助压抑金融风险。(作者 陈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