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周德文:展望2012依旧不易又有希望曙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2 15:39 来源: 《中国商人》杂志

  文/周德文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副主席、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2011这一年,极其不易。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更是一场飘风泼雨式的生存挑战。

  中小企业几乎个个唉声叹气,上半年似乎“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境界,光鲜的民营经济画卷,让人看出几分面目全非的悲凉味道。中小企业“背运”,与其面临的转型瓶颈,以及雪上加霜的融资难息息相关,即“三荒两高”。

  所谓“三荒两高”,一是“融资荒”。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二是“用工荒”。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劳动力输出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当地劳动力需求增加,工资待遇提高,使得原来吸纳大量劳动力地区的企业招工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三是“供电荒”。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在浙江、江苏、上海、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相当突出。四是“高成本”。用工荒带来劳动力价格上涨,2011年用工成本涨了20%—30%;融资荒带来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银行贷款通常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加上各种费用,实际贷款成本接近基准利率的两倍,这也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五是高税费。相关专家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税负超过了30%,是全球税负最高的地区之一,除此还有各种名目的收费。中国企业联合会初步统计,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按收费的项目分类有69个,子项目上千个。

  2011年,遭遇转型瓶颈的中小企业又遇“钱荒”,不少企业主被“高利贷”压垮自杀、跑路。民间资本陷入生存魔咒,一部分民间资本还在实体经济的薄利、融资难中挣扎,一部分则跻身“高利贷”,成为压垮实体经济的帮凶。

  好在政府不会让民间资本“听天由命、自求多福”,曙光终于要挤进大门。最强烈的政策救援信号,莫过于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0月赴温州、广州等地考察,希望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10月4日,温家宝总理专赴温州考察,与当地代表座谈。座谈会上,我提出直接为中小企业减税,加快金融对内开放的步伐,加大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适度放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建议国务院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总局。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赞同:“你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困难的政策建议,你是温州最有权威的发言人。”

  温家宝总理提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四点意见:认真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明确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加大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研究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要遵循市场原则,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

  温家宝总理考察结束后,一系列阳光政策出台。政策的及时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有利于遏制高利贷的猖獗与泛滥,对于保护中小企业生存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尽管中央及其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但这些政策还远远不够,2012年中小企业仍然会遇到不同形式的“高”、“荒”现象,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同时中小企业也不能坐以待毙,积极自救才是唯一出路。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适当调整遏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两者兼顾,既要顾及民众的菜篮子,更好顾及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对民间资本的“招安”步伐,实现民间集资的合法化与规范化。

  为企业减负。在税收上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减少中小企业税务,同时各种行政性费用也要逐步消除。通过多渠道促使企业转型,改变低价竞争格局,增强品牌影响力,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企业对低成本的过度依赖,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社会环境。除了提高对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政府也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中小企业应积极主动应对各种困难,把转型升级的愿望付诸于具体行动。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以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下大力研发产品,开拓新领域;着力培育企业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行文最后,想起梁漱溟的世纪之问——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一切,都会好起来,2012的日子会比2011年好过得多。当然,所有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具备一往无前的勇气与力量破除一切困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