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盛专家:中国经济呈现增长与通胀率理想组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9 05:55 来源: 金融时报

  袁蓉君

  记者袁蓉君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11年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8.9%,超过了彭博资讯此前对全球36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8.7%,也超过了传递中国“软着陆”信号的8%。对此,10年前创造“金砖国家”概念的高盛资产管理主席吉姆·奥尼尔表示,中国经济远未出现“硬着陆”。尽管中国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速为两年多以来最低的,但仍强于大多数分析家此前的预期,对那些预计“硬着陆”的人是一个打击。18日与本报记者连线的高盛经济学家宋宇认为,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2011年末中国呈现了GDP增长略高于趋势水平同时通胀率环比负增长的理想组合,这一组合不仅从短期周期的角度看十分有利,且很可能会令人们对中国的中长期增长潜力更感乐观。高盛一直认为中国GDP的趋势增幅仍略高于9%。

  据悉,奥尼尔是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如果中国在这一个十年如他所预期的GDP每年增长7.5%,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以美元衡量将超过美国和欧洲之和。“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在上个月出版的新书《增长地图》中奥尼尔预测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市场“乐观的前景”。记者注意到,世界银行1月18日发布的《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也预计中国经济“软着陆”,称2012年GDP增长率进一步放缓到8.4%这一依然很强劲的水平,并表示这是中国政府继续对一些经济部门增长“过快”加以抑制的结果。

  宋宇认为,2011年四季度8.9%的GDP同比增幅隐含的季环比增幅约为9%,较二三季度季调后环比折年增幅为8.3%~8.5%的谷底水平明显加快。同时,四季度9%的环比增速仍低估了年底时的增速,因为季内环比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12月份。考虑到10月份环比增速仍与二三季度持平,宋宇认为11月份和12月份的环比GDP增速很可能已经略高于趋势水平。谈到四季度GDP增速高于预期的原因时,宋宇认为并非是年底数据问题之类的异常因素所导致的,主要是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末发表政策微调的讲话之后政策开始调整引发的,总体经济增速随后在内需增长加快和外需增长好于预期的推动下回升。

  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挑战来看,房价急速下跌是其中之一。《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可以说是过度膨胀”。一旦市场泡沫破灭,接踵而来的财富损失和贷款拖欠有可能进一步削弱中国的增长前景。对此,奥尼尔表示,中国的决策者通过收紧货币政策试图阻止房市泡沫,这是西方决策者在发端于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市场崩溃之前未能做到的。由于中国政府非常谨慎地采取行动加以阻止,中国的房价已经转向。

  事实上,从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政府的房市调控措施已经奏效,多个城市房价已经出现缓慢下跌。据悉,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2个,比11月份增加了3个;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11月份增加了5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1个,与11月份相比增加了4个;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29个,比11月份增加了8个。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另一大关键挑战是出口放缓趋势更加明显,官方预计2012年出口增速将放缓至10%。虽然迄今美国和欧洲的领先指标并未表明出口将大幅下滑,但包括瑞银在内的几家外资银行并不这么乐观。奥尼尔表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上调工资以提振国内经济并摆脱其对出口的依赖。应对汇率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变动名义汇率,二是让价格和工资比其他地方更高。据悉,1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3150比1,高于前一日的6.3165比1。

  好于预期的四季度经济数据令人担忧通胀卷土重来。对此宋宇认为,鉴于通胀压力已处于极低水平,且实体经济增速虽有反弹但并未明显超出趋势水平,通胀压力短期内显著回升的风险有限。如果政策持续放松,使广义货币供应(M2)增速持续保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同时外需增长继续保持稳健,那么日后通胀压力会逐渐加大。不过,从近期包括温家宝在内的多位高层领导的讲话来看,政府对于通胀风险非常警惕,未来的政策放松因此将较过去更为谨慎,目前的通胀风险仍较为有限。

  对于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宋宇的预测是总体上相对宽松。其理由是,如果今年一季度能够保持2011年四季度的环比增速,当季GDP同比增速基本不会下降。但是,鉴于欧洲前景不明朗,中国政府对未来增长放缓仍有一些担心,而与此同时CPI和PPI增幅的持续回落减轻了决策层对通胀的担忧,而对通胀的担忧正是2011年大部分时间内政策紧缩的起因。

  对于最近有关银监会整治某些非常规贷款的传闻,宋宇认为应当结合上述背景来分析。鉴于目前尚没有关于具体措施的确凿信息,他表示难以量化其直接影响,虽然这显然是对增长不利的政策面消息。宋宇的理解是,整治非常规贷款并非像一些人表示的那样是对这类产品的直接“禁令”,而是从风险控制角度旨在确保商业银行符合政策规定之举。

  “我们仍然认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到或超过1万亿元。虽然在财政刺激力度或有回缩的情况下这一放贷规模可能并不算特别宽松,但这一数字还是高于7000亿~8000亿元的市场预期。”宋宇如是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