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破解用工荒根本上要解决刘易斯拐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02:27 来源: 郑州晚报

  □廖保平(武汉)

  这两天看报纸,到处都有招工难的报道,有的照片看上去确实是“招工的比应聘的多”。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至少2004年以来就屡见不鲜,却又是一个颇有意味的事情。第一,“用工荒”多发生在沿海地区,中西部相对少见,是区域性“用工荒”;第二,呈现在表面的是“用工荒”,其实细察会发现,是缺少电子、家具、制衣、玩具等企业生产线上的普工,而不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的高工,是结构性“用工荒”。

  这就说明两个问题:第一,随着产业的梯度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在往中西部转移,在当地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部分地区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留给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十分有限。而且,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沿海企业未必具有内地企业的招工竞争优势,看起来可能沿海企业开价相对要高些,但劳动者会考虑背井离乡、户籍壁垒等其他高昂的成本,两相抵消,再投奔沿海打工的热情必然大减。

  第二,一场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还在进行当中,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未充分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而就在这个转移的过程当中,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很多农村人口“就近入城”。尤其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出台,正在缩短平衡地区发展之间差距,中西部大中城市的发展机会也相当多,并非一定要到沿海才有发展,这也是导致沿海“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当然,由于中国提前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让我们很快告别“人口红利”时代,因此,“用工荒”看似一个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如果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去理解,可以视为发展阶段分水岭的重要标志:一个标志就是“刘易斯拐点”来临,即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一去不返,劳动力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稀缺品,劳动力的价值要获得重新评估,就像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光是劳动力是很值钱的,而且劳动者的地位和尊严也是很高的;一个标志就是“转型拐点”来临,劳动力的不可能无限供给,必然要求经济发展转型,要从低端的、粗犷的转型为高端的、集约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这样,就需要沿海地区,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中西部地区,都要“腾笼换鸟”,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解决“用工荒”,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好两个拐点问题,就“刘易斯拐点”而言,就是提高农民工打工的收益的同时,解决好地位和尊严的问题,他们要能够获得城市人平等的待遇和公共福利,才会愿意扎根下来;就“转型拐点”而言,这个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讲得很多,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