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老村谈审美经验:淡薄出味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16:14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文、图/ 老村

  一个有历史知识和文化自觉的艺术家,该怎么讲一个高级的南方故事?

  湖边上。旅馆很小,也很普通。那时的西湖,没怎么开发。那段日子,每日除了写写文案,西湖边走走,余下的事儿就是吃饭了。

  每餐两菜一汤,朋友安排妥帖,到点儿自己去,饭菜俨然摆放在饭堂角落一张不被人注意的桌子上。一个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突然到一个陌生的地界儿,眼前虽然景象万千,却有几分落寞。特别是南方清甜的饭菜,对于我这个吃惯了羊肉泡馍那种大腥大膻的老陕,起初的确不怎么接受。

  慢慢的,半月过后,自己不但接受了这里的一切,而且还从南方那种清甜,甚至有些寡淡的饭菜里感受到了一种似乎从未体验过的味道。简单说,那才是饭菜真实的味道,饭是饭,菜是菜。当然,除了饭菜,还有人际的感觉——那种平淡的表情下面,至少是一种互相放松的舒适。饭堂里少有北方饭馆里那种吆五喝六的喊叫,即便老朋友相见,也都是悄声细气的用饭说话,不似北方汉子们见了面不是你抡我一拳便是我踢你一脚,亲热到恨不能从对方身上啃下一口来。

  绕了这么远,其实我想说的竟是近日看过的《金陵十三钗》。若要我做一个稍带感性的评价,那便是导演张艺谋,用我们老陕做羊肉泡馍的办法,给国人用南方的材料,做了一碗味道浓烈的“羊肉泡馍”。尽管羊肉泡馍对我来说,早已在自己的食味细胞里,将其确立为饭菜里的至味;尽管《金陵十三钗》比几年前《三枪拍案惊奇》的东北乱炖不知要高级多少,但对于张艺谋——这位堪称国家级的大导演,就电影这门独特的艺术来说,仍没能走出关中,仍停留在技术“拼盘”的层面,确实是不应该的。

  因之,我想起了龚贤——200年前一位生活于南京清凉山下的画家,及其以简淡笔墨所画的那些画作。我想,他的一生也可以简单到用三个词概括:

  画、本心、境界。张艺谋早期的《红高粱》以及后来的《菊豆》等几部电影似乎也可以和境界二字发生联系,但后期的商业电影就很难恭维了。

  所以一个大艺术家,当你发觉了自己的本心之后,一定得明白自己要什么,是要钱,还是要境界。如要境界,那么你的心,就得干净干净再干净,纯朴纯朴再纯朴。譬如说反映南京大屠杀,反映秦淮河女人,不用那么爆裂的烟火,那么多肉感的腰身——那么突兀,甚至于可笑(实在是可悲)地将自己的那种事情说成是“无与伦比”……是否还有别的方式,譬如于历史里的南京,在那惨痛的时代,清冷冬季的寒风里,将屠杀和风尘女人这两者,实现另一种韵味的讲述呢?我不知张艺谋读没读过《浮生六记》,那里头所写的秦淮河,在寂静的流水与冷月里,是那样深地触动着读者的本心,本性。这是触发我想起早年西湖边那些孤独日子,以及小旅馆里南方生活体验的原因。其间不仅是饭菜的味道不同,更有潜伏于现实表面之下的南方生命智慧。南方,中国文化在这里经历了宋明两个朝代丰富而切实的塑造后,我们的文化也从张扬力量的汉唐,进入到一种简淡朴实的境界——《金陵十三钗》的编剧严歌岺长期生活美国,是否也曾悟到这些?一个有历史知识和文化自觉的艺术家,该怎么讲一个高级的南方故事,如何绘一幅高级的南方图画,不是显而易见?

  南方是什么呢?那时在杭州,一天清晨我独坐于西湖边上,看到对岸雾霭中的树木,寂静的游船,生命中有至极至美的感动。这场景,许多年后被《富春山居图》长卷再次激活,终于明白,当时我那么感动的原因,也是先贤们早有的审美经验——淡薄出味道,出境界,也是在这种淡淡的薄薄的情绪或境界里,才有旧时秦淮无以伦比的美。

  (作者为作家、画人,现居北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