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礼品回收花样“创新” 审核资质斩断灰色产业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8 21:4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武文静报道

  春节过后,礼品回收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如今这门“传统”生意还搭上了网络顺风车,“产业升级”至电子商务、“网上网下”联动的新模式。对于一直都游走于灰色地带礼品回收业而言,尽管各地年年都在监管,但年年泛滥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市场膨胀的根源究竟何在?该如何管理礼品回收业?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的传统文化。春节无疑又是全年当中最大的送礼季。“每年春节前忙着为亲友准备礼品,春节后又为亲友送的自己用不上的那些多余礼品犯愁。”看着阳台地上摆满的各种礼盒,家住北京的王佳先生无奈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的确,如何处理多余礼品成了一大难题。当然,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礼品回收业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的礼品回收商店有以下3种形式,挂靠在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和烟酒公司等合法经营之下;路边任意摆摊无照经营;借着收礼品的由头对消费者进行欺诈。此外,网络也成为新的传播平台,有些礼品回收企业还出现了网上网下联动的新模式。

  “礼品回收主要是由于赠送的礼品类别存在较高的重复性,大多是以排场、档次这类的送礼标准,使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而存在所送礼品并非收礼者所需的情况,这和当前中国存在赠送高档礼品来疏通人情脉络的不正之风有较大联系。”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礼品回收至今尚处于灰色地带,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中并没有礼品回收这一项,工商部门对“礼品回收”项目也不予受理注册,目前允许回收的只有废品。市面上的礼品回收,均属于超范围经营或无照经营,礼品回收企业无疑在打擦边球。“礼品回收中坐收渔翁之利的包括礼品回收者,以及从礼品回收者重复进货的经销商和采购方等。”薛胜文说。

  以礼品回收者为例,高额的差价利润下他们宁愿铤而走险。礼品回收市场上,除购物卡的回收价格固定在95折左右之外,多数礼品的回收价在市场价的6-7折左右。转卖之后,普通货品的价格会稍低于零售价格,一般是8.9折。可如果是限量版或者稀缺货,价格则会更高,赚得也就更多。据业内人士透露,礼品回收的利润至少两成以上。

  “当然,礼品回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薛胜文表示,一方面或存在部分假冒产品混入其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情况,另一方面,回收礼品行业或因其存在的暴利而迅速发展,进而影响商品价格体系和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有观点认为,礼品回收市场的合法化可能将导致更多的腐败行为,如果不应该合法化又该如何斩断这条灰色产业链呢?“由于短期内无法改变逢年过节送礼的习俗,单纯地抑制礼品回收市场缺乏合理性,但是这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一灰色产业链的发展,因而需要有条件地对该市场进行规划,例如对礼品回收环节增加高额税负、限制其交易价格等方式。”薛胜文说。

  此外,北京市消协法律顾问邱宝昌认为,过年过节后,把多余的礼品处理回收未尝不可。但是,像食品、酒类、高档补品和保健品以及香烟等类型的礼品回收应该被禁止。同时,如果一个人大量销售来源不明的高档礼品,有可能涉及洗钱。因此,在礼品回收方面,国家应该有所规范,对回收进行资质审查,对商品的来源要有严格的监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