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无条件的成品油价改革只会加剧不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10:57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如果没有打破石油央企的垄断,而采取局部市场化,那么改革就没有改在“根”,只会加剧市场上的不公平。

  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迎来调整。国家发改委于2月7日发出通知,自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此为2012年首次调价,上次调价发生在2011年10月份。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正向或负向超过4%,即通常所称“三地原油变化率”变动超过4%时,国内油价可相应作调整。2月2日,与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比去年10月9日降价时上涨即超过4%,达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边界条件。但考虑到元宵节的因素,调价时间被适当推迟。

  此次涨价后,北京、上海、广州3地93号汽油的价格都将涨到7.7元以上。综合以往油价,此次上涨将油价重新推到历史最高点。根据安邦公司对历史数据的回顾,自2009年1月份至今,油价共进行了16次调整,其中11次都是涨价,仅有5次降价。对普通民众而言,提到油价,“调整”和“涨价”之间早已画上了等号。

  国家发改委对此解释,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伊朗核危机可能引发国际石油市场震荡和油价飙升的事件不能排除,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无论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的角度,还是从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石油资源节约的角度,都需要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此次的调价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近期推出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不过在安邦看来,中国过去的油价机制都是在油价较低的时候推出来的。往往国际油价一下跌,国内就会马上传出“油价打开调整窗口”的消息,因此油价基本上是升多降少。在这个扭曲的背景之下,再考虑到国内成品油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特殊性,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中国的成品油价改革不能依附于既有框架,不应该是“无条件的”,否则定价机制的变革只会加剧不公。在打破垄断机制和特权因素之前谈成品油价格改革,这明显是有问题的。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首先,国内成品油市场是双寡头的局面,“两桶油”是占据绝对优势的生产者。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左右价格涨跌上具有很强的话语权,不打破这个现存格局,成品油价格改革只会成就少数企业。现在,中国一边调整调价机制,一边又维持石油垄断机制,使得油价上涨的好处全都集中到少数垄断石油国企。应该看到,目前国内大量的地方炼厂也在吃“原油炼化”这碗饭,而这些地炼因为没有原油进口权而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平时不得不从“两桶油”的牙缝里乞食,但即便是这样也实现了盈利,相比之下石油双雄却只能以连年巨额亏损示人。由此可见,寡头并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反倒是应该放开市场准入和原油进口权,令更多的炼化企业加入竞争,实现成品油在产量和价格上的最优产出水平。如此一来,消费者才能得到实惠,扭转一直被动挨宰的劣势。

  其次,现在成品油的消费中,公费消费占了很高比例,对价格上涨没有弹性。去年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首次向全国人大公布汇总了“三公”支出情况。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仅中央的公车购置费就高达61.69亿。行政公务用车,理由冠冕堂皇、费用政府买账,这支庞大的车队,一年连公事带私活,其耗油可谓海量!但是它们对于油价涨跌的敏感性近乎为零,由于这样一批“特殊消费者”的存在,油企在油价上涨才没什么顾忌。但这样一来,只是苦了普通消费者了。

  此外,油价不断上涨,令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承压。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如果现有的国有垄断局面不改革,油价升破10元/升,中国经济将面临极大的通胀压力。即使国有垄断局面被打破,油价依然将会升破10元,因为能源格局来不及在短期内进行调整。油价的升值趋势将迫使政府在抑制物价水平上再多花力气。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的资源价格需要改革,但是改革不是没有条件的,如果没有打破石油央企的垄断,而采取局部市场化,那么改革就没有改在“根”,只会加剧市场上的不公平。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