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实验“新设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2:0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来自实验室的新材料不计其数,如何将之贴切地引入设计,是现代设计师面临的挑战

  陈琳

  [ “选材是设计成功的‘王道’,几乎每一件夺人眼球的设计作品,都会和人们第一次看到的新材料扯上关系。” ]

  “这是一个材料为王的时代。”要理解西班牙女设计师帕奇希娅·奥奇拉(Patricia Urquiola)的这句话,只需看看她近年的作品。那些由白色或铜色塑料纤维做成的椅子、用金属和瓷砖造的桌子,都体现着她对新材料的迷恋。“选材是设计成功的‘王道’,几乎每一件夺人眼球的设计作品,都会和人们第一次看到的新材料扯上关系。”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奥奇拉如此强调。

  设计师宋文中同样在实验新材料,“我第一次和喷注塑模的材料打交道,差不多花了三年时间反复论证修改,思考材料与座椅的承重、造型之间的关系。”2009年,宋文中在法国罗奇堡家具举办的设计大赛中,凭借AVA椅子的设计稿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这把椅子的灵感来自《水浒传》聚义厅里的明式交背椅,用时尚的流畅线条对交背椅实施了“整容术”,造型亦古亦今。然而,让AVA走上生产线的过程,难度却远超宋文中预想。

  “AVA的与众不同在于它的线条和颜色,这种流线造型用喷注塑膜来做是最合适的。”为了塑造出AVA透明中略带金属质感的色泽,同时还考虑到材料对于喷注塑膜技术的可行性,宋文中做了数次实验,最终把目光放在拜耳实验室里新鲜出炉的聚碳酸酯Makrolon上。AVA上市后的几个月里,尽管售价高达4600元人民币,全球销量仍然轻松过万。选材的成功,无疑是AVA撬开市场之门的基石。

  在包豪斯时代,设计师就开始重视材料的研究。但那时,设计师只需凭直觉和经验在有限的几种材料中做出选择。时至今日,可供现代设计所用的材料不计其数,在无数可能性中寻找最贴切的答案,成为设计师的新挑战。

  颠覆材料

  像宋文中这样直接从科研公司的实验室“寻宝”的途径,已是设计师接触新材料的惯用手法。德国新一代设计师中的领军人物,有着“魔法师”之称的斯蒂芬·迪茨(Stefan Diez)就是和实验室紧密合作的典型。

  三年前,迪茨设计的Houdini椅子就借用了实验室最新的飞机模型材料——超高密度胶合板外壳与高密度锻丝纤维固定框架,以卯榫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种自然弧度,整个椅子没有一颗螺丝或钉子。

  迪茨把Houdini的成功归功于选对了材料,“每次尝试各种新材料,就像进入未知世界。离开了自己平日所熟知的安全地带,你就像一个忐忑的学徒,难以预计的失败就在不远处等着你。”迪茨最近的作品Chassis椅,从汽车实验室取经,把锻造汽车空间框架的新材料应用到座椅设计上,为Chassis带来轻盈的身姿和超强承重,也为迪茨赢得红点设计大奖。

  上世纪40年代初,查尔斯·埃姆斯(Charles Eames)为了改变传统椅子笨重呆板的外形,以及繁复的制造过程,决心寻找一种廉价而耐用的材料。各种材料都曾出现在他的工作室里,数年之后,他注意到杜邦实验室中出品的发泡橡胶。直到1946年,埃姆斯才把发泡橡胶附着在胶合板材料表面,利用一次成型技术,制造出造型流畅、风格简朴的现代家具。这一创新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当代设计,埃姆斯因此也成为设计教科书中现代家具风格的“鼻祖”之一。

  实验室里的材料,有时也会成为设计师的“救命稻草”。为香港Pissarro餐厅打造内部空间时,英国设计师劢刻羊(Michael Young)陷入瓶颈。他希望餐厅能呈现立体感和太空感。然而,餐厅的墙体和天花板很单薄,难以承载预想的设计方案。他在建材市场上看了很多材料,依然一筹莫展。一次,他去找朋友聊天,看到朋友汽车里贴了3M的新材料Di-Noc,狭小空间内的伸展度和立体感令他如获至宝,决定冒一下风险。果然,在餐厅的墙面和天花板上贴上Di-Noc,拯救了他的设计计划。

  玩转边角料

  当众多设计师争相在实验室中掘金时,另一批设计师则反其道而行之,在边角料中寻找灵感。他们慧眼识珠,对边角料稍作修改加工,往往会收获更大意外。

  家具工厂的车间里,设计师侯正光一个人蹲在角楼,闷声不响地盯着手中的长刨片发呆。刨花板加工后剩下的边角料,粗粝斑驳的表面肌理,在无意间成为侯正光迷恋的细节。他利用压膜技术,把长刨片去水、压实、镀膜,做成一种再生定向刨花板。这种肌理庞杂的刨花板材料,常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曲折蜿蜒茶几、树枝形状的衣架、质朴的桌子……

  “在设计师眼中,材料不应该有垃圾和宝贝的区分。”“明合文吉”的设计师徐明也在一番苦思之后,舍弃了昂贵的新材料,选择从家具生产线上最普通的边角料——木块上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我的脑海里常有很多矛盾在交锋,比如金属与木材,比如直线与曲线,比如东方与西方,又比如传统手工和现代生产线。”徐明一直期望找到一种能够把这些对立事物融合起来的方法。

  和侯正光一样,徐明偶然拾起被工人丢在地上的木块边角料,突然找到灵感。“把无数个边角料压模密实,就能做成一种新的多层板。”这种多层板,其实是一种能在流水生产线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标准模板。同一种模板,经过变形加工、卯榫组合,就能像乐高积木一样,任设计师发挥想象,组合成各式椅子、案几、书桌、书架。

  “同一个模具能变化出无数种设计。前期工业化的生产,到后期加入创意定制,使每件产品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徐明为这种模板组合出的家具命名为“U合一”系列,意即那块脱胎于边角料、可以拗出弯形的模板,把工业化与传统手工两种对立的事物结合到了一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