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防范风险:提升服务质量很重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7:14 来源: 金融时报

  记者 李岚

  “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需要银行业全面提高风险意识和大局意识,并通过加快转型发展从根本上确保运营机制的高效安全,进而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谋求长远的盈利空间。

  进入2012年,为防止资产泡沫化和产业空心化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被加以特殊强调,并将毫无疑问地成为银行业本年度最突出的特征;而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景气度下滑,则令银行体系的潜在风险备受关注。

  上述背景下,有业内人士预言,未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四大潜在风险,银行业资产质量问题或将逐渐暴露,两位数以上的利润增速很难持续。那么,在“促增长”与“防泡沫”的过程中,银行业当如何在确保盈利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四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在宏观经济下行、经营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调冲击、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爆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以及民间贷款风险向银行体系扩散,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4大风险因素。”近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地表示,未来,一旦上述风险形成“四碰头”,冲击效应相互叠加,将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巨大扰动,并冲击实体经济增长,甚至触发比较严重的金融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端连着实体经济,另一端连着金融系统,因而平台资金投向与项目建设质量一方面直接关系到未来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与潜力;另一方面,平台贷款能否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将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与业绩,进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据了解,目前,虽然平台贷款清理工作基本摸清了平台贷款的总体规模与风险状况,总体上控制了风险,但平台贷款存量问题与增量压力相互交织,个别平台项目贷款条件和偿债能力先天不足,而为躲避监管,一些地方“影子平台”融资量逐步攀升……这些问题导致平台贷款整改关键环节进展仍然缓慢。

  与此同时,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由2011年上半年的“量跌价稳”开始向当前的“量价齐跌”转变。而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投资的持续下滑和房价的持续下跌,将使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暴露在较大的风险中。房地产的持续低迷还将导致土地成交价格下跌,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偿付能力,而未来两年内又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偿还高峰期,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存在较大的集中爆发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民间借贷风险有向银行体系和实体经济扩散的趋势。为套取银行资金,个别贷款人通过虚假借款以及少数银行员工违规参与民间贷款活动等,致使部分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参与高风险的资金运作,从而埋下了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的隐患。

  而事实上,民间借贷风险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紧密相连。在经济下行、经营风险加剧的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变得愈发困难,不少民营企业为维持企业继续运转,不得不以昂贵的代价从民间借贷市场获取资金。而由于缺乏正规的金融契约保障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两者间的金融风险也往往相互叠加在一起。

  “随着经济增速下行,表外融资与民间借贷的偿还风险也将逐步加剧,一些银行资金可能被牵涉其中,成为金融运行的不稳定因素。”宗良分析,如果中小企业积聚的金融与经营风险集中爆发,将不排除引发大面积倒闭潮的可能,并进而影响经济金融稳定。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受关注

  实际上,无论是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民间金融行为的失序,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剧生产经营困境等现象,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我国某些金融领域已经出现脱离实体经济的苗头。

  而国际金融危机教训表明,金融发展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将会助推资产泡沫化,引发社会经济资源严重错配,造成经济体系相对价格关系混乱,进而加速实体产业空心化。

  为此,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可以说,在“促增长”与“防泡沫”受到空前关注的同时,也凸显了防范金融风险的紧迫性。

  今年1月,银监会召开2012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议并明确下达了任务——努力缓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点风险,指导银行开展动态压力测试。而对于2012年面临的复杂形势,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守住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这一底线,维护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行。

  近日,记者从5家大型银行了解到,在确保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同时,强化风险管理,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均被列入各行201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行将把握好降低资本消耗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确保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工行将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营结构,努力走出一条资本消耗低、风险控制好、支持经济发展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新路。据悉,目前,工行正在加紧建立更加全面、严格、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强化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和超前处置,确保信贷资产质量稳定。

  而在农行前不久召开的2012年工作会议上,农行董事长蒋超良则明确提出,要落实好信贷规模总量控制的要求,服从宏观调控;落实好服务“三农“的各项举措,改善“三农”金融服务;落实好保持业务经营持续稳健发展的各项要求,不懈怠,不折腾,不冒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落实好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确保不良贷款不反弹,各类案件不上升。

  针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中行董事长肖钢亦表示,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石,坚守风险底线这个根本,坚定转变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大力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中行服务功能,并以此增强长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采访中,记者还从建行了解到,作为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行将严控“两高一剩”和房地产贷款,加强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为强化风险管理,未来,建行将从重点抓不良贷款“双降”转向重点抓资产质量基础管理,在实事求是地进行风险分类,客观反映风险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管控工作。

  而交行,今年则重点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挪用风险,严防信贷资金脱实向虚,违规流向房市、股市以及挪用于农产品炒作、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其他各类投机炒作领域,抑制不合理信贷资金需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最大的风险是没有意识到的风险。”显然,“支持实体经济”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需要银行业全面提高风险意识和大局意识,并通过加快转型发展从根本上确保运营机制的高效安全,进而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谋求长远的盈利空间。

  不过,对于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存在的风险隐患,业内专家指出,只有从有效监管、完善市场和强化金融机构三方面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