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少林寺遭遇摘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22:48 来源: 经济视点报

  河南旅游:亟须提升新业态

   随着“履带发展期”的告终,河南旅游业走到了十字路口。要么遵循过去,躺在原有的资源上小打小闹,要么另辟蹊径,使之从体制到业态全面提升。

  □经济视点报记者 祝良华

   少林景区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提到少林景区,2月14日,在2012年河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说:“虽没经过调研,但知道少林景区此次危机与体制不畅有关。”

  少林危机源于去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的一次现场暗访。不久前,“整改通知”下发,要求于3月底前在游览环境、旅游接待设施以及管理服务方面整改完毕。业内人士分析,景区实行动态管理,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不达标,少林景区就不再属于5A级景区之列。”

  在大众旅游时代,管理问题已经先于其他旅游要素,凸显出来。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表示,2012年努力实现秩序规范化,重点进行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专项治理活动,规范旅游市场,解决难症顽疾。

  

  规范市场

  截至目前,河南共有10家5A级景区。令人惋惜的是,河南有包括少林景区在内的3家5A级景区在当时暗访时未达标。

  随着“履带发展期”的告终,河南旅游业走到了十字路口。要么遵循过去,躺在原有的资源上小打小闹,要么另辟蹊径,使之从体制到业态全面提升。

  张广智认为,管理体制是发展的前提,否则只会造成三个和尚无水吃的局面。有的景区,旅游、宗教、农业、文化、文物、水利等系统共管,其实是不利于景区健康发展的。

  他说,背靠市场的旅游业,只有依靠市场运作才能健康、常态发展。

  2011年,河南省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2.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4%和22.1%。

  范修芳认为,在数字递增的背后,市场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入境游基数低、占比低,在全国处于中下位置,低于周边资源、区位条件相近的陕西、山东等省。

  张广智以服装举例子,名牌比杂牌价格上要高出几十倍,“旅游不也应该打造品牌、塑造精品吗?”

  针对少数地方在旅游发展中,各类规划各自为“规”、发展布局各自为“阵”、资源配置各自为“营”、部门力量各自为“战”等问题,范修芳指出,继续推广云台山在追求质量、标准、效益和服务多方共赢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退出机制,对旅游市场加强动态监控。

  

  多产融合

  洛阳、南召、淮阳等县(市)分别做了所在地区的景区景点发展。但放在全省旅游版图上,其单打独斗的局面正在向板块集聚发展转变。

  范修芳指出,景区景点将向板块集聚发展转变,从单一型产品向复合型产品转变,从观光型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并重转变,努力形成集群态势和规模效应。

  事实上,突出“一区两带四板块”的发展重点,把旅游业培育为优秀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河南资源大省来说,更有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含义。

  中牟县有关领导私下里曾就农业比重较大现状,征求未来发展方向。张广智建议,在郑州近效不远处的中牟县,为什么不因势利导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呢?

  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催生了新业态。范修芳表示,2012年旅游不仅要与农业融合成果,发展乡村旅游,扶持30个特色旅游村打造,还要与工业、文化融合起来,发展旅游商品,打造文化旅游共同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