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用地刚需空前 国土部门力保郑州都市区建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22:47 来源: 经济视点报

   新一轮用地热潮再次袭来,郑州市国土资源局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在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力保郑州都市区各项建设用地。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晓莹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郑州的土地后备资源极其匮乏。去年,郑州市各级国土资源局在供地矛盾极其突出的情况下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今年,新一轮用地热潮再次袭来,国土部门将做哪些调整与应对?

  2月13日,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力保郑州都市区各项建设用地。

  

  用地需求空前

  2011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元年,郑州市获得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9.49万亩,同比增加4.83%,使得全市2779个新上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民生、重要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得到保障,在年内相继开工建设。

  年前,国土局调查摸底显示,今年郑州市上报各类项目近700个,提出用地需求约18万亩。六城十组团建设起步、二环十五放射、各集聚区项目入驻,也需要大量用地。土地资源高需求与“从严从紧”供地政策的强力控制、土地后备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凸显。

  但在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同时,土地利用粗放现象还普遍存在,致使宝贵的土地指标得不到充分利用,也影响到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争取和土地报批。

  “国务院出台的32号文尽管赋予了中原经济区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没有具体明确、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赵建国说,现行的法律法规制约着改革创新,当前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继续从严从紧的趋势,在红线不能碰、地根不能松的情况下,郑州将会面临更多困难和新的考验。

  

  节约集约用地

  去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审批用地1.35万亩,位居中部省会省市前列;完成土地供应7.27万亩,土地储备3.34万亩,完成保障性住房供地0.41万亩,计划完成率278%。

  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巩义市通过填沟造地,被评为河南省节约集约模范县(市),高新区通过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实现集约用地,被评为河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

  尽管节约集约用地、征地率和供应率有较大水平提高,但很多市县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土地利用粗放的现象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严重。

  “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用地供需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赵建国说,今年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已列入河南省政府考核事项,并且将“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

  针对节约集约用地,赵建国在会上提出多项创新,鼓励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市场提高建筑高度和容积率,鼓励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综合利用率。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在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全面推广应用3层以上标准化厂房。

  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也鼓励城市国有土地二次开发、探索利用低丘缓坡拓展建设用地空间等。“要加大内部挖潜,抓住这个机遇腾出更多建设用地。”赵建国说,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用,切实扭转以降低土地门槛为优惠条件的吸引投资的做法。

  

  完善制度

  去年,通过开展“双千”活动,采取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程序、作出服务承诺、派驻首席服务管等措施,使土地审批时间整体上压缩三分之一,加快了重点项目落地速度。

  今年供需任务空前,为了更好的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国土部门将实行将用地指标配备与已批土地的征收和供应率、闲置土地利用率、土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益等相挂钩。

  “随着新的建设热潮的到来,有的地方为追求快速发展,急于铺摊子、上项目,极有可能借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工程为名,出现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批少用多等违法违规用地现象。”赵建国指出,执法监察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他建议各级国土部门要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力度,提前谋划,储备部分即可用地,提高招商科学性、可行性,变无地招商为有地招商,有效解决审批时间长与项目急于落地的矛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