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红线拧紧水龙头:水资源管理重槌开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20:5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本报记者 马鸿飞报道
被誉为“史上最严水资源管理”方案近日出台。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公布的“三条红线”堪比土地严控,也体现出决策部门对水资源逐渐匮乏和污染问题的担忧。
这一信息来源于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
《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指出,“三条红线”是我们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底线,一旦突破这样的底线,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受损,生态环境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他说,之所以现阶段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中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导致的。“目前,我国的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大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74%,很多地方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刚性措施就难以扭转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被动局面。”
除了水资源总量的约束之外,水资源水质的约束也更加突出。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直接威胁到部分地区的饮水安全。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对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要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取水。有人担心,这是否将限制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
对此,水利部总规划师、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指出,对于用水总量已经超出控制指标的地区,水利部门对生活用水是不限制的,将优先保障群众的生活用水。对于生产的新增用水,将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逐步淘汰一些高耗水工业,同时对用水大户进行技术改造节约用水。二是农业节水改造。2010年,我国用水总量为602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占61%,农业节水潜力巨大。三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将加大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海水淡化或直接利用海水解决用水问题。
同时,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水资源价格改革将逐步推进。国务院已将深化水资源等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列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
实际上,各地水价调整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月14日,广州市公布自来水价调整方案,居民水价从此前1.3元/吨最高上调至2.02元/吨,同时以22吨为红线,实施阶梯水价。这是自去年长沙、西安等城市宣布上涨水价以来,国内首个一线城市首发水价上涨令。
此前,已有北京、重庆、江苏、山东等近20个省市相继预披露水价改革方案。方案中除普遍提及的涨水价、实施阶梯水价外,更涉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另据报道,国家发改委也在制定相关的水价改革全国性指导意见。其主基调便是理顺水资源价格、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的定价机制。业内预计,一场全国性的水价调整大幕即将开启。
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国内众多水务企业难盈利的背景下,水价上调无疑将提振这些公司的盈利预期,特别是对市场布局广的优势企业来说,更将收获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