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11年网上打新投资者浮亏达70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2:01 来源: 金融时报

  王璐

  记者王璐日前,深交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逐步增加,2010年、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分别为7%和30%。而按上市首日破发新股的收盘价计算,2011年网上打新的投资者浮亏额达70亿元。“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新股申购并不是一笔无风险收益的投资,新股申购和其他的投资一样,也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还不断加大。”深交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因此,投资者应秉持价值投资理念,谨慎作出新股申购决策。”

  “打新”者损失惨重

  进入2月,伴随着A股的转暖,新股炒作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从月初至记者发稿时,已有10只新股上市,无论是首日涨幅还是换手率,均创出阶段性新高。

  对此,深交所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提醒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经验均表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据了解,2004年,苏泊尔和美欣达的上市,打破了新股不败的神话,两家公司上市首日分别下跌8.27%和9%,接下来发行的双鹭药业甚至出现了主承销商包销接近16.55%新股的局面。“虽然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特别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前,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绝迹,但2010年以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成效凸显,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逐步增加。”上述负责人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分别为7%、30%。而如果将时间延长至上市后3个月,则2011年新股破发比例将达68%。同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也逐年收窄,2009年、2010年、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分别为74%、42%、21%。

  新股频繁破发的直接后果就是打新投资者的损失惨重。按上市首日破发新股的收盘价计算,2011年网上打新的投资者浮亏额达70亿元;如果将时间延长至上市后3个月,则有123只股票跌破发行价格,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浮亏53亿元。

  收益下降和风险增加

   “随着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行定价一步到位,新股上市后的上涨空间收窄。”谈及“打新”风险的增加,深交所有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数据显示,2009年,证监会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2010年、2011年沪深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分别为59倍、47倍,最高的个股达151倍,由于市场的阶段性不成熟,新股发行市盈率显著高于二级市场估值水平。而2009年以前,新股发行市盈率大部分在30倍以下,甚至低于二级市场同期估值水平。可以说,新股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显著增加了新股申购风险。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日趋严格,新股上市首日的非理性炒作得到有效控制。据了解,2009年以来,深沪交易所纷纷加强了上市首日的监管,对上市首日股票全部实施了重点监控,当盘中股价出现异常波动或过度投机时,将对股票实施临时停牌,其目的是警示交易风险,避免出现中小投资者不顾“炒新”风险、盲目跟风“博傻”而损失惨重的情况。随着监管措施不断强化,新股炒作逐步降温,上市首日涨幅显著降低。

  “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和监管机构积极推动上市公司以分红等形式回报投资者、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举措的逐步实施,理性投资将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其优势必将逐步显现。脱离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炒新,无论其股价短期内如何暴涨,始终要受到其内在价值的约束,最终回归理性价值。”上述负责人进一步指出,中工国际、拓邦电子、川润股份、涪陵榨菜等股票的爆炒及随后的大幅下跌都验证了这一点。

  申购新股把握四点原则

  面对新股申购风险的变化,深交所表示,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申购时应审慎决策,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一

  是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据统计,中签新股基本上在上市首日卖出,打新目的普遍为投机性买入。投资者应充分认识到投机的风险,要以价值投资理念作出是否参与新股申购的决策。股神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屡屡挖掘出有长期价值的股票,获取超额收益,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二是认真分析公司基本面、避免盲目跟风。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前应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经营业绩、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机构研究报告等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避免跟风、盲目参与新股申购。

  三是增强新股申购的风险意识。随着发行制度改革的深化,新股发行价格将更加贴近公司的投资价值,对于股票上市首日的严格监管将会长期存在。因此,类似2009年以前打新的无风险收益将不复存在,未来新股申购将会风险与收益并存。

  四是冷静面对市场热捧的股票。对于市场高度热捧的新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脱离公司基本面的估值,切忌以投机的心态参与打新,否则很可能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历史经验表明,热门股的价格往往会被高估。

  上述负责人强调,新股的价值评估和市场定价受公司业绩、净资产、成长性、行业定位和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相关公告、报告,同时还可利用参加上市公司“路演”等机会,尽量获得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据此对公司经营业绩、行业特点、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而如果投资者获取信息渠道较少或自己专业分析能力有限,综合参考专业机构对新股上市交易的估值定价分析,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