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部门“拥堵可控”淡定何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9 06:09 来源: 深圳商报昨天,深圳所有的媒体都用大量版面报道了“粤B”号牌车辆突破200万辆的新闻。面对每天近千辆上牌新车,面对日益拥堵的马路和停车场,几乎人人都觉得挤死了。可是,交警局却对媒体公开表示:“目前我市交通拥堵基本可控,市民基本可以接受。”交警部门目前并不考虑通过任何手段来限制车辆上牌。
对于交警局“拥堵基本可控”的判断是否靠谱,我们相信,所有的市民和车主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在此我们不作评论。但是,面对汹涌而来的新车上牌,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态度如此淡定,却着实让大家感到意外。
深圳经过27年,“粤B”车牌才达到100万。但只用了四年,就突破了200万。以现在的速度,用不了四年,“粤B”车牌就能达到300万。现在,深圳道路车辆密度已经突破每公里300辆,超出了270辆的国际警戒值。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深圳的道路交通和环境质量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时候,作为市民,迫切希望看到的是政府有什么面向长远的应对之策,而不是“拥堵可控”的淡定姿态,这种姿态,说到底,就是得过且过,就是无所作为。
诚然,我们没有道理阻止那些没买车的市民进入汽车时代。放眼世界,绝大多数的超级城市也都不限制市民买车上牌。可是,不限购不等于不作为,所有不限购的城市,他们一定有更强大和更有效的方式,让市民少买车,少用车。
让大家少买车的典范是深圳的邻居——香港。香港目前的车辆保有量约为60万辆,在过去30年中,增长几乎停滞。香港人不限制车辆上牌数量,但有着很高的买车和用车成本,新车上牌,要交很贵的初次牌照费。开车加油,香港的油价是内地油价的一倍以上。在香港停车,一个固定车位月租金动辄几千元,公共停车场动辄几十元一小时。与此同时,香港有着较为便捷的公共交通。两厢对照,市民自然会选择少买车。
让大家少用车的典范是东京。汽车也是日本的支柱产业,日本政府不限制大家买车,甚至不敢设立高额牌照费来影响购车意愿。所以,东京有500多万辆车,基本上每户两辆。可是,东京的堵车并不严重,特别是上下班的时候,很少堵车。东京的经验就是大量修建轨道交通,全城30多条轨道线路,称得上是密如蛛网。在东京租房,租房资料都标有离地铁站的步行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同时,东京城内,停车费很贵,而且多数限定停车时间,例如只准停一小时,上班的人付钱也没法停。就是这样的一些措施,让东京的公交分担率达到全球最高的86%,东京人与500多万辆车也能相安无事。
现在,深圳的车辆保有量正在向全球顶级“堵城”看齐。我们的上牌数量巨大,我们的司机驾驶习惯不够文明,我们的停车场地明显不足,我们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这些因素,已经让市民感到非常不安,我们实在不知道,政府部门的淡定从何而来。我们没有北京式的上牌总量控制,没有香港式的拥车成本控制,没有东京式的成本控制和公交替代,我们凭什么就敢说“拥堵可控”?政府管理不仅要对城市的现状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我们不能等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再来后悔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