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浦东探索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0:11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2月2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浦东新区将用3到5年时间,把“前滩”(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周围要开发的地块)打造成上海新的世界级中央商务区。浦东新区区长姜梁表示,今后5年,浦东将按照《“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将重点对总部、商务、会展和文化等实体产业进行扶植,与主要聚集金融机构的“金融城”陆家嘴在功能上形成互补的金融生态。

  核心是加强金融服务功能

  浦东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同时也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基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的实体经济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业,包括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在内大批实体企业迅速发展。

  在经历了去年的欧美债务危机,外部需求减缓和内部经济滞涨的双层压力作用下,我国实体经济出现经营困难,国内经济增速也出现了逐步放缓迹象。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并不理想,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需要加强良性互动。”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面对这种情况,必须一方面加强金融改革,一方面改善实体经济的运行环境。

  在今年1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是中央第一次在金融工作中提到“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姜梁表示,如何充分利用浦东金融服务功能的优势,为浦东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生态环境,是今后浦东新区探制度创新最为核心的内容。其中最为重要是提供空间环境、产业环境和政策环境。

  从空间,政策、产业齐发力

  根据浦东新区的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陆家嘴、张江、金桥等利用与南汇合并及世博会场馆后续利用的机遇,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对园区内的空间结构进行调整扩展。陆红军建议,从空间环境建设上,浦东可通过“外延内拓”的方式拓展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空间。

  据陆家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陆家嘴集团计划为“前滩”前期开发一次性投入100亿元,远期带动的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根据规划,“前滩”2.83平方公里绿化率要达到30%,总建筑量350万到400万平方米,办公、商业、文化娱乐建筑约占总建筑量的一半,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约占10%,另外40%将建造国际社区和比较高端的白领居住区。

  据记者了解,上述具体规划正在编制中,今年年内有望报上海市政府批准,明年前滩将拉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后年项目将逐步落地。

  在产业环境建设方面,姜梁表示,浦东新区将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为有效和扎实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对采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三新企业”给予重点金融服务。如对对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经济增长的企业;采用新一代生物技术,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企业;以及采用新一代低碳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成长的企业在金融政策上予以倾斜。

  同时浦东在发展其他高端金融服务业的同时,还会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积极与美国硅谷银行等世界领先的专业科技金融企业合作,推进浦东实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政策环境建设方面,姜梁介绍,浦东将积极探索在企业管理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具体在企业管理政策方面,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发布18条政策措施,其中,在“建立现代企业登记注册体系”“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领域给予上海先行先试权,支持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在产业政策方面,浦东将以现有实体产业为基础,加快推出鼓励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如在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等发展面临较大国际压力的时候,浦东将扶持一批在业界已经有相当竞争能力的新能源企业的发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