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6: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28日,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也就是说,文化部管理的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11个职能相关的细分行业,5年之内增加值要翻一番。有无必要提出倍增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倍增计划?主要困难和难点何在?请看——
关注点一
“缺位”的数据
拿到“倍增计划”文本,记者的第一个疑惑是缺少两个数字:既没有2010年11个产业实现增加值的数据,也没有2015年预计达到的增加值数据。谈“倍增”,怎么能缺少起点和终点?
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人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文化产业在我国只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刚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行业门类众多,管理体制机制混杂,加上新兴业态不断出现,给统计造成很大困难。这些年,国家统计局虽作出很大努力,但尚未做到定期发布年度数据,更不用说细分行业数据了。
但是,产业发展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无论是文化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还是投资者,都希望有可靠的数据作为决策参考。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速进行,事业产业的界限不断清晰,文化市场的轮廓也逐步明朗。两年前,文化部下决心盘查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以制定“倍增计划”为契机,通过与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研究部门合作等多种方式,最终明确了文化部系统11个行业的界定,并估算出了11个行业2003年以来年度发展数据。其中,2010年文化系统11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大约在4000亿元到4300亿元之间,占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整个统计过程中,数据的采用都留有余地。以演艺业为例,数据来自文化部财务司的文化统计年报,统计口径明显偏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0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3%。倍增计划提出2010年至2015年间,年均增长20%的目标也远低于这一数据。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说,“我们制定‘倍增计划’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将文化部门管理的以及与文化部门职能相关的、属于产业范畴的内容界定清楚,把体制机制问题理顺,使文化产业各项工作有明确的指向,以便我们更好的履行文化部作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这些数据虽然并不适合作为权威数据发布,但通过调研总算摸清了文化家底,作为产业发展的决策参考,意义重大。
关注点二
信心从何而来
文化产业当前整体较弱,尽管前景向好,但如何保障倍增目标如期实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差别很大,都能实现倍增目标吗?
刘玉珠把信心来源归结为3点。一是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一直向好;二是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三是经过两年调研,摸清家底以后心中更有数。相较于同类规划,“倍增计划”非常细致。针对11个行业分别列出“发展目标”、“主要举措”和“政策支持”。对于文化会展业,还列出了11个重点发展的展会节庆名单。除了提出定量目标,突出操作性也是“倍增计划”的一大特色。
刘玉珠说,在推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和繁荣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行业门类在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的作用的差别,会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和不同的策略,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倍增计划’发布后,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将这些政策措施、重大项目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带动产业整体素质提升的作用,将是我们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对此十分赞同。他说,“要实现倍增的目标,一盘散沙肯定不行。不能成体系的一定不能成产业,不能成产业的一定不能成规模。要激发包括演艺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需要全局观念,要能够对症下药、措施得当。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优化配置。”
关注点三
功夫在诗外
如此说来,倍增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数据的翻番,而是产业品质的提升。要实现倍增目标,也不能只盯着产业自身,还要把产业外的功夫做足。
当前,阻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都是系统性问题。例如产业界定、数据统计、具体的金融财税政策等,每一个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此外,文化产业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传统文化产业如何转型、新兴业态如何持续发展、如何打造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得益彰的良好生态,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积聚经验、逐步解决。
或许“倍增计划”的推出,对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而言并不是关键因素,但它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力的推动。不仅推动这11个产业向量化目标前进,更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加深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和思考。
正如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所说,关键在于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市场发挥作用推动企业不断优胜劣汰,全社会不断思考如何帮助产业发展。当真正的文化强企成长起来,产业就会随之升级,产业规模也自然能够迅速扩张。在他看来,提出量化目标的‘倍增计划’是朝向这个最终目标的“一个新的驱动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