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84岁奥斯卡:缅怀童年期艺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8:37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陈湘鹏 北京报道

  缺乏真诚与人性挖掘,是中国电影内在匮乏的重要原因。当奥斯卡的音乐声响起,以向电影艺术回归的两部力作拿下大奖时,无意中也旁敲侧击了中国电影弊病。

  技术向艺术致敬

  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艺术家》,是对聒噪的技术的一次修理。这是个黑白片,不是3D/IMAX,不是未来世界。它谈论的是电影史,很难设想在数字电影院里,浪费那么多技术资源去上映一部“沉闷”的电影。

  该片回忆了电影史上的默片时代。故事发生在1927年的好莱坞,男主角George Valentin是一个默片明星。默片时代的艺术已处于相对完美状态,有声电影则被斥之为对表演的破坏。默片艺术家通过对表情、动作、舞蹈等表演技术来诠释角色的能力,有被声音这种“技术”所代替的危险。这是个结束和开始的时代,是技术和艺术发生反应的时代。与当代电影观众呼应的是,那是电影艺术对技术的第一次抵抗。

  在这个电影领域,各种元素应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这个问题放在今天更为迫切。因为当代电影有用技术伤害艺术的趋势。中国炮制大片,炫耀技术的努力已经带来了恶果,仿效者蔚为大观。

  香港戏剧导演林奕华指出中国大片的毛病是:科技凌驾人性,点子多于情感。感官能刺激和特效镜头的制作一旦成为压倒性的势力,“它所造成的后果既难以转圜,后果更不可低估——电影愈拍愈贵,消费者想借看电影填补空虚,反而被空虚大举来侵……”

  “我在写剧本的时候,看了超过二十次《城市之光》,每一次都更加让我确定。拍这部黑白默片是值得而正确的决定。”《艺术家》导演Michel Hazanaviclus说,“当代的我们,应该重新看看那些有声电影无法轻易取代的美好。”

  《艺术家》在奥斯卡的现身说法,表达了对古典电影艺术价值的敬礼。人们称之为“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其细腻的情感,完美的表演,征服了技术时代的观众。影片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音乐四个最重要的奖项。一个观念重新清晰起来:技术可以来了又去,而艺术的力量永恒。

  被奥斯卡11项提名,最终获得4项技术类奖项的《雨果》,也缅怀了30年代质朴而硕果累累的黄金时期。它通过孩子帮助老人重拾信心的故事,“拍了一部电影起源的纪录片!”这是追忆辉煌历史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技术杰作。导演马丁·斯科西斯运用奇幻电影的风格——“CGI技术+奇幻类型”,向人们传达了电影艺术的永恒魅力:时光流转、世事变幻、电影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热爱。

  追怀传统,是为了坚守来时的理想,缺乏这种光荣的历程,就会失去继承与变革的能力。那种投资、雇佣、整合出来的电影,只能大规模地制造贫血、空洞,使我们的天堂电影院堕落不堪。

  《一次别离》的响亮耳光

  在奥斯卡颁奖礼上,一部小成本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带来的震撼更为强烈。故事反映的是当代伊朗的都市生活:西敏想离开伊朗,她要带着自己的丈夫内达和女儿特梅离开这个国家。为此,她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是内达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担心自己走了后,他那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得不到照顾。

  这是一个人际关系焦虑的现实故事,镜头折射出一种巨大的张力——影片自始至终聚焦的是来自中产阶级和底层的生活,并随着他们各自面对的问题、所做的选择来完成了对于人性的刻画。

  而《一次别离》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再次打了中国电影一记响亮的耳光。拍不出好片是钱不够吗?该片只花了不到30万美元,还不够国内片方雇佣水军刷屏。是审查太严吗?有这个原因,但伊朗的审查制度比中国更严。是政治原因吗?美国连灭了伊朗的心都有,不照样把奖颁给了伊朗人?

  或许因为有太多可比较之处,《一次别离》成了张艺谋《金陵十三钗》的一本教材。前者成本不到200万,后者耗资9600万人民币。《金陵十三钗》借大屠杀的灾难背景,贩卖低俗浪漫,深刻的人性主题沦为“大杂烩式的肥皂剧”;《一次别离》则在一个简单的剧情中揭示了既有的伊朗特殊性,又具有全球普遍性的当代生活的内在困境——《一次别离》是一部非常简单却令人难以抛舍的电影。相比前者的好莱坞式的英雄成长叙事,《一次别离》在平实里折射出现实与文化的厚重感。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撰文指出,张艺谋把功夫几乎完全用在画面音响的绝奇华艳上……你几乎看不到一个艺术家对所表现历史和人物的感情,你只能看到一个偏执地追求和炫耀“影技”的“电影人”。

  早在中国电影努力追赶潮流,尤其是借助营销与资本模仿他人时,中国电影就出现了巨大的空洞。先是大片过度消费了蓬勃发展的技术,此后,商业性和媚俗又快速绞杀了电影艺术的纯粹。

  而今天的中国电影更处于一个脆弱的时期,在它短暂的历史里,还没有来得及巩固那种对艺术价值的信念,就很快拥有了《阿凡达》的技术团队,或者国际一流的明星,或者夸傲世界的资本、营销能力和电影巨头,以金钱资本拥有的自我强化的属性而言,这个趋势一旦形成,终是一个悲哀的状况,就是再度上演金钱挖空灵魂的故事。

  获奖影片简介

  《艺术家》

  1927年,乔治·瓦伦丁正是默片时代的最佳男主角,直到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总是抢镜出风头,默片迎来夕阳时代,而佩皮却迎来了让她大红大紫的有声时代……在电影中,我们会看到似曾相识的段落,《一个明星的诞生》《雨中曲》,甚至《佐罗的标记》,爱情、温情、幽默、愤怒,所有经典元素汇聚其中,再次重现那个值得尊敬的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

  《一次别离》

  讲述了伊朗一对普通夫妻遇到的困境。纳德与西敏是一对夫妻,她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坚决反对,原因是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但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赌气回了娘家。西敏走后,纳德聘请了一位护工瑞茨照顾父亲。但是,父亲如厕问题始终困扰瑞茨。几个回合下来,纳德某次回家发现,父亲被绑在床上,出离愤怒的他推倒了瑞茨。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然而真相却出人意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