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化改革 补齐“短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6 01:55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政协委员热议“三农”

  □ 本报记者 刘明中

   “三农”问题仍然是本次全国两会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言谈间充满对“三农”问题、特别是对农民问题的赤诚之情。

   在回答记者“如何发挥粮食补贴的最大效应”这一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委员说,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渐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但还有许多“粮食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因此,中央财政应该继续对种粮大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根据商品粮供应量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他认为,由于每亩的种粮补贴数额相对较少,在人多地少的地方,许多农民得到的种粮补贴等涉农补贴并没有真正用在农业生产上,有时一顿酒就喝完了。因此,他建议,可以考虑将种粮补贴等涉农补贴捆绑在一起进行“物化”,也就是将这部分财政补贴用在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补助上,再将等额的化肥等农资发给农民,这样就能保证农民将财政补贴真正用在农业生产上。

   “当然,这里面还有农民能否接受以及监管等一系列的问题要研究解决。”夏涛表示。

   如何真正将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成果?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冯明光认为,应该解决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体制改革,解决土地流转等问题;二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使之适应农村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三是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小产权房一度引起全国各方的关注。长期跟踪、研究农民宅基地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表示,现在许多农村的宅基地审批权都在乡镇甚至村干部的手里,这容易出问题。

   还有就是宅基地的原则是“一户一宅”,但现在很多农民都是“一户多宅”,而且3到5口人的家庭,连贫困户都盖三层、面积达300到500平方米,这就形成了严重的浪费,给本来就紧张的农村用地“雪上加霜”。因此,她建议:新申请宅基地的,要交使用费;超标准的,也要交使用费。

   农村环保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全国认为,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要发展低碳农业、节水农业,利用沼气等新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图书馆馆长谢德体则认为,各级财政近年对农村环保投入很大,效果也很好。他举例说,中央财政补助的项目——农村环保整村推进,每个村补助100万元左右,主要保护饮用水源等,现在已经扩大到9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蒋平安对于新疆部分边境村庄的文化问题表示了忧虑。他告诉记者,新疆许多边境村庄由于广播、电视信号不能覆盖,只好收听、收看境外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这就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他建议,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确保边境农村抵御外来文化入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