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做民生工程 建和谐安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02:08 来源: 中国财经报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先森

  □ 本报记者 贺斌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探索了一条以项目化手段发展社会事业,用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民生工程项目由2007年的12项扩展到2011年的33项,年投入资金由2007年的7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468亿元,五年累计投入1320亿元,年均增长56.3%,受惠群众由4000多万增加到6000多万。与此同时,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64.8%,2009年的73.2%,2010年的75.9%,到2011年已经达到了78.7%。

   “民生工程已经成为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政策平台、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先森说。

  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

   陈先森告诉记者,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财政部门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民生投入,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投入持续向民生倾斜。据统计,2011年,全省民生投入达2601亿元,占财政支出78.7%,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其中,33项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468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筹资额的120.6%,从省直各部门考核情况看,这些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

   同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近21亿元启动高校提标化债工作。开创性地实施就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新建50个农民工创业园和26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创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扩面提标”,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积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财税扶持政策,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42.9万套,超额完成20万套的年度竣工任务。大力支持文化强省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过去五年,安徽省实施的民生工程,已经取得了多方面成效。第一是惠及了全省6000多万城乡居民,人均受益1400多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第二是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累计投入853.8亿元,解决了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第三是支持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涉农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占总投入近八成,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第四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民调显示全省群众对民生工程知晓度、满意度均在80%以上,人民群众给予普遍好评。

   为了保证各项民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安徽省财政厅还会同省直各部门制定出台了20个工程类项目建后管养的指导意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工程类项目建后管养机制。同时,积极探索资源整合试点。在15个市、县(区)实现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部分地市或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连片建设,或将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留守儿童之家等项目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等集中规划建设,使民生项目发挥更大效益。

   此外,安徽省财政厅广泛听取民意,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精心研究编制了安徽省民生工程“十二五”规划。同时建立了2011—2015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库,主要实施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惠民等八大类49个项目,预计五年投入3000多亿元。

   “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使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更加充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改善,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以此为目标,强化协调高效的推进落实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项目选择机制,形成稳定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健全规范长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巩固民主公开的政策宣传机制,完善严格透明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一项一项抓好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建设一个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陈先森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