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对民生倾注极大热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02:08 来源: 中国财经报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刘明中

  3月5日,下午,正在参加十一届政协第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

  许树强委员说,听了报告,感受最深的是“稳中求进”、“科学发展”和“关注民生”。去年一年,医疗体制改革进展很快,对于今年的医改工作部署,报告提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这是一个重大的调整。他表示,将认真落实报告中的措施,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改革中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张骏委员认为,报告全面务实,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和把握非常准确。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这两项措施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制度层面上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使老百姓有钱花,也敢花钱,这比其他任何方法都有效。

  吴仁彪委员谈道,报告继续重视和强调民生,有三点感触很深:一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连续两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二是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而且决策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三是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

   他同时提出建议,中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可以借鉴免费师范生的成功经验,定向培养中西部的大学生,学成后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郗杰英委员说,报告非常实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勇于面对困难和问题。他认为,优先发展教育,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二是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时,要充分考虑收入差距的影响;三是要坚决制止愈演愈烈的择校情况;四是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平等受教育的问题。

  陈凯委员认为,报告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改革。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吸纳了80%以上的就业人口,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报告充分意识到了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完善促进小型企业的政策,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这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

  郭为委员认为,报告中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表述意义重大。过去的十年,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面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将信息技术融入社会管理,对于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决策管理、对老百姓的呼声的处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改善社会管理,并且能够带来大量的现代服务业。

  陈世强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国家要制定全面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投资标准、建设标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促进城乡发展。还要重视产业培育,引导80后、90后农民返乡创业。

  潘琦委员谈到,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去年的财政收入达到10.37万亿元。去年以来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制造企业压力很大,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从民间借贷,利息很高,负担很重。制造企业是我国就业主体,希望政府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给民营制造企业一些财政支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