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鲁培康:企业把握阶段性才能大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6:11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鲁培康

  创新与否,已经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在越来越需要创新,也越来越难以创新的当今,如何正确理解创新,如何学会创新,同样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创新永无止境,对于更多的中国企业来说,模仿式创新是最稳健的创新。但任何的模仿和创新都是阶段性的,因为企业的发展是阶段性的,企业只有把握阶段性,管理才会更有效、企业才能大发展。

  德鲁克先生认为,创造性模仿(即模仿式创新)是攻对方的弱点,运用创造性模仿战略的企业家比创新的制造者更好地理解了创新所代表的东西。当模仿者进入市场时,市场已经成熟,因而风险较小。西奥多·莱维特教授也认为:产品模仿战略可能与产品创新战略同样有利可图。创新者要承担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市场培育的巨大开支,追随者则不用负担前期的市场投入费用而更容易获取利润。实际上,这样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很多美国企业家。回望美国企业发展史,几乎所有的后起之秀都是在模仿和借鉴前辈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不论技术含量的高低,从汽车、电脑、家电、手机到食品饮料无不如此。产品如此、技术如此,管理亦同。

  把握阶段性,管理才会更有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要想做大需要靠营销,要想做强需要靠管理,要想做久需要靠文化,因此,对营销、管理、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就成为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首要命题。实际上,在战略营销理论看来,营销、管理和文化三者之间正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产品及服务是市场营销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构建营销模式的核心及实现赢利的根本。有了基本的营销要素,企业就可以构建自身的赢利模式,但无论企业产品如何好、营销模式如何创新,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企业照样难以在竞争中取胜。而对于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使用,不同的企业规模需有不同的选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的,这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轨迹。所谓的螺旋式上升、跨越式发展,都是来自于企业对自身核心能力的不断修炼和积累。企业由小到大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历练、不断磨砺的过程。如果忽视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盲目贪大,一味求快,其结果不仅欲速则不达,甚至可能从此与市场作别。因此,对企业发展阶段性的准确把握,才是管理产生效益、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把握阶段性,企业才能大发展。自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缺乏创新企业就必然竞争乏力,甚至成为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因此,模仿什么、创新什么,如何模仿、如何创新,就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但是,模仿式创新既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也是企业失败的祸根,企业必须认真把握好两者的诀窍。史蒂夫·乔布斯生前获得了巨大成功,被奉为创新的典范,他不仅创造了苹果并将其打造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且创新了他所触及的每一个行业,包括电脑、音乐播放器、手机和平板电脑,这些成功的获得源于乔布斯对于创新与模仿的深刻理解。苹果的成功源于乔布斯对于核心技术持之以恒的研发,不仅在软件上苹果是先进的,在硬件上,苹果也是独树一帜的,其人性化的设计、独特的顾客体验,特别是苹果的品牌谋略,这些都使竞争者难以望其项背。而所有这些成就的获得,更源于乔布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企业家精神,这是更需要环境造就和文化习得的特立独行、孜孜以求的精神动力。

  市场经济是从西方开始的,汽车、电脑、家电、手机等都是西方发明的,对于后起之国,中国企业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很多企业动辄高喊自主创新,处处标榜自我发明,实际上,“拿来主义”是最好的创新手段,“拿来主义”同强调自主创新并不矛盾,合理合法地“拿来”是创新的最好基础。不管是“买来”还是“换来”,我们可以拿来国外的好技术,再在此基础上做创新,也可以拿来国外的新模式,将之与中国市场实际相结合。对于先进技术的引进可以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迅速推出产品占领市场,而且可能比想方设法绕开别人的专利所耗费的成本还要低。学习国外企业的商业模式则可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开阔思维、提高效益。实际上,中国很多知名企业正是借鉴和拿来国外的新技术、新模式,以适应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取得成功的。因此,模仿式创新仍是当前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维与方法。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