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陕西:黑色GDP期待注入绿色动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0 01:0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黄杰

  制造业增长不敌能源产业井喷

  已经有十多年时间,疯狂暴增的能源产业“黑色”GDP,让陕西人一度引以为豪的“绿色”装备制造业抬不起头了。

  毋庸置疑,伴随铜川、延安、榆林等一座座资源型城市的兴盛,陕西省经济得以长足发展,进而迅速跻身万亿元俱乐部,相形之下,黄河、长岭、汉江、彩虹、秦川……等一批过去人们耳熟能详的陕西省著名制造业品牌却日渐没落,进入减法时代。

  “其实过去10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总量仍然是在快速增长,但将这一成果放置在飞速倍增的能源产业面前,它的比重就必然节节退缩,甚至‘微不足道’。”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如此表述。

  数据显示,最近10年间,陕西的工业产业结构中,采掘业占工业比重已从1999年的14.4%,上升到2009年的24.8%,而制造业所占比重则从78.3%,下降到67.5%;而在制造业的几大门类中,资源加工类产业占比从27.8%大幅上升到45%,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则从46%下降到37.7%。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赵正永亦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陈,一方面,能源采掘业快速发展说明陕西省正在加速实现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陕西省已经到了必须快速重整装备制造业的关口,要不然,再过10年,陕西经济或将很难维持高增长之势。

  装备制造业绿色不再

  “如何使陕西装备制造业依托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快速发展?”2012年的陕西省两会上,这一话题不仅成为“一号”提案,也引发上至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陕西省省长赵正永,下至各民主党派、企业人士乃至普通代表委员的热议。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虽然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在全省、全国的占比却呈显著下降之势!”陕西省民建参政议政部部长杨允平坦陈,早在2009年之前,民建就多次组织会员就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深入实地进行调研。他认为,没有绿色装备制造业,完全依赖黑色能源采掘业奋进的陕西省,仅能实现经济大省,却难以变身经济强省。

  作为陕西省2012年两会的一号提案,民革提交的《促进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建议》则再次疾呼:必须结合陕西省优势产业现状,进行人才、科技、加工、渠道等资源的整合,形成对外贸易的优势产业信息平台,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外向型经济龙头出口企业,进而通过延长深加工产业链、开发深加工、建立一体化产业、开发新兴高附加值的产品等方式,打造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事实上,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也一度雄起。据陕西省工信厅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该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30%,2010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607亿元,实现了34.8%的高增长,比“十五”末增长了2.72倍。仅以2010年为例,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20亿元,比“十五”末2005年的82.2亿元增长了4.1倍,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15.1%,比“十五”末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由2005年的650户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激增到2010年底的1000多户,增长54%。

  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田力指出,从全省27个中国名牌产品产业构成看,装备制造业占到13个,占比48.2%。“这充分证明装备制造业在陕西仍然是非常有优势的产业。”田力亦不否认,虽然品牌林立,名牌多多,但装备制造业产出的经济总量仍待提高。

  “有规模、缺实力,有数量、缺巨人,有速度、缺效益,有体系、缺原创,有单机、缺成套,有出口、缺档次。”总体而言,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六有六缺”的窘局时日已久。

  “陕西装备制造业占全省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还不到30%,在全国所占比重仅为2%,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仅为1%,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陕西省工信厅装备制造处一位官员指出,缺乏大品牌、融资能力差和竞争力弱等弊病,已经构成陕西制造业难以突围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陕西省“十二五”规划显示,预计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6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左右;增加值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超过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0亿元,增长25%左右;力争实现利润400亿元;就业人数50万人。

  祝作利表示,如何做好装备制造业的加法,已经成为陕西省“十二五”的重大命题。他指出,陕西省的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是陕西省绿色装备制造业希望所在,但几乎同时,这些行业产业都缺乏大品牌、竞争力弱,陕西制造一时间还难以叫响全国。

  黑色采掘业一日千里

  绿色装备制造业举步维艰的同时,投资数额动辄成百上千亿元的能源采掘或重大化工项目,却已经在陕北大地处处开花。

  公开的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规划表明,“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突飞猛进。从整个第二产业数据看,陕西省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951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5446亿元,年均增长15.8%。

  其中,工业装备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比23.4%,陕西省发改委内部评价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对整个陕西工业经济的贡献,要远远大于能源化工业。

  照此计算,至“十一五”末,能源化工业在陕西省整个工业盘子中占比已达到45.8%,即能源化工业总产值达2494亿元。

  但记者获知的另一份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就实现产值3825亿元,占工业产值8500亿元的45%,较2005年1523亿元增长146%,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提高了7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约175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3580亿元的48.9%,对GDP增长13.6%贡献达到了3.3个百分点。

  而在2005年,该省能源化工业总产值为1523亿元,2000年这一数字更是仅为391亿元。

  “我们也注意到有关数据矛盾重重,换个角度,可以理解为陕西省仍然无法正视能源化工业井喷给全省产业结构带来的重大影响。”当地政经研究人士称。

  解析陕西黑色经济,不得不提陕北榆林。作为中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榆林自2005年始就已成为西煤东运的源头、西电东送的枢纽、西气东输的腹地,和国家型能源化工基地。这亦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早在2005年,该市财政收入就达到67亿元,2006年财政收入更是突破100亿元大关。

  2012年,陕西省副省长李金柱对榆林市更是提出了经济增速高达16%的目标。作为榆林市前任市委书记,当李金柱的这一要求,被现任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转述给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时,后者高度肯定,并要求榆林在依仗能源化工业高速发展时,更要注重绿色发展。

  资料显示,榆林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据测算,榆林市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超过了46万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

  “当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能否保8都成问题时,陕北榆林凭什么年度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6%?原因很简单,能源采掘业干的是几乎没有本钱的买卖,大量原煤挖出来就能卖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某教授坦言黑色GDP休矣。

  他说,陕北榆林、延安两市201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300亿元大关,占全省GDP总量接近30%。“这么庞大的‘黑色’经济产业链,如果继续野蛮生长,任其发展,而不注入可持续性的绿色装备制造业的动力,则陕西经济发展格局将陷入病态泥淖。”他说。

  他亦指出,过去10年,能源开发对此促进陕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乃至平衡区域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任何理由都不能抹杀能源经济显而易见的好处,未来,我们更期待陕西省依托能源化工业,尽可能实现能源资源本地转化,切实提高绿色含金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