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有规模没规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9 10:31 来源: 《新领军》杂志过于重视发展速度与数量,忽视标准化管理的执行与监管及资金的制约,让龙文教育成为一副即将倒塌的多米诺骨牌
■ 文/知巍
近日信中利携手另一家机构向龙文教育注资4.5亿元,为近年国内教育产业最大的一笔股权PE投资。据悉,龙文教育网点达1000多个,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而该笔融资也将继续用于网点扩张及幼教领域,为上市做准备。然而4.5亿融资能否让龙文教育顺利实现上市之路?
龙文教育一直宣称以“诚信办学”为宗旨,以“名师辅导”为核心,以“个性化教学”为特色。然而其庞大的规模与快速的扩张速度,却让人不禁担忧其早已备受质疑的教学质量。某媒体就曾经曝光,在龙文某分校,招聘教师的过程可以忽略不计,教师的资质也未得到重视,入职合同更是空谈。临近试用期结束之时,该分校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招聘的教师开除。而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该城市的龙文分校,其目的就是为了节约成本。
管中窥豹。教育培训机构属于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教师转正后要为其缴纳保险,不断招聘再在转正之前开除,虽然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但这种自砸品牌的节约成本方式,无异于自毁长城。
而更深层次的危机还在于龙文教育涣散的内部管理上。在龙文,校长分为“城市校长和普通校长”。校长通常都会持有一部分股份,其中城市校长的分红参数最高,以一线城市为例,年均分红可达30多万。同时,城市校长有权决定由谁来担任普通校长,参与分享龙文的经营成果。
这种分校管理方式在国内教育机构普遍采用,但问题是龙文分校校长的提拔显然是“无章可循”。任人唯亲、任人唯利在龙文是普遍现象。没有严格的选拔与执行、监督机制,龙文分校从校长一级开始就已经普遍存在质量下降局面。
另一方面与大多教育机构类似,龙文教育机构是以一线城市为中心,逐步实现向二三线城市延伸。然而,随着龙文不断地跑马圈地,其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总部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分校不断延伸,对于二三线城市校长来说,只能依靠其营收来扩充分校数量。但问题是二三线城市市场份额本身不大,一座三线城市的年营业额也不过100万元,各分校在争抢有限市场份额之时,成本控制便成为了重要手段。
这种成本控制除了要控制教师人员工资外,还要控制房租。因此,除了频繁更换教职人员外,分校的培训场所环境也开始变得异常恶劣。尽管如此,各分校的盈利状况仍然不佳,对此城市校长又各显神通。在参红的诱惑下,城市校长不仅对各分校以“成本换盈利”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要比龙文总部更急于发展分校数量,其目的就在于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家分校会是盈利的,弥补其它分校亏损所带来的损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过于重视发展速度与数量,忽视标准化管理的执行与监管及资金的制约,让龙文教育成为一副即将倒塌的多米诺骨牌。已经有不少消费者对其恶劣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质量表示不满。积毁销骨,龙文教育内部涣散的管理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纳斯达克对中国教育机构关闭大门之时,在整个行业在资本的推动下变得异常浮躁之时,不仅是龙文教育,中国的教育机构都应对其自身进行重新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