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家乐福“3·15”落马 违法手段被曝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10:06 来源: 中国经营网

  其实,被曝光的仅是冰山一角,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零售企业均曾因多种违法行为被多地工商部门处以行政处罚。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今年的3.15晚会上,由于过期食品重装上市等问题,家乐福郑州花园店被央视曝光!

  近年来,家乐福超市一直问题不断,诸如价格、质量等问题频频被媒体曝光。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被曝光的仅是冰山一角,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零售企业均曾因多种违法行为被多地工商部门处以行政处罚。

  身为世界500强的商业巨头,家乐福为何问题不断?质量、诚信是零售业的生命,但家乐福为何频现违法手段?

  家乐福“3·15”落马

  今年的3.15,家乐福又一次在管理问题上“栽跟头”。

  用白条鸡冒充柴鸡、用三黄鸡冒充柴鸡、把鲜肉更改包装、日期后销售……在央视3.15晚会上,家乐福售卖过期鲜肉产品等种种虚假销售的内幕被央视曝光。

  另外,因为以次充好(三黄鸡事件)并销售过期生鲜食品,家乐福郑州花园路店如今已停业整顿并下架所有生鲜肉类产品。

  而早在去年年初,家乐福就曾因涉嫌价格欺诈被国家发改委严肃处理,并处以罚款。

  家乐福“3·15”落马违法手段被曝光

  违法手段被曝光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超市卖场内,猫腻手法可大致分为“显性手法”和“隐性手法”。

  家乐福的三黄鸡事件属于显性手法,即卖场的价签和货品摆放都有规定位置,一般价签都是靠左对齐,并会由理货员每天进行摆放。

  另外一种常用的“显性手法”就是收银员在刷货品的时候多刷几次,导致总价偏高。不过“显性手法”的弊端在于操作简易但会给细心的消费者留下证据。比如价签和收银条等。家乐福去年爆发的价格欺诈问题就属此类。

  “隐性手法”对商家来说则较为“安全”,且花样繁多。比如沃尔玛的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因为顾客凭肉眼很难区分到底是绿色有机还是非绿色有机猪肉,因此,只要卖场生鲜柜内的刀手在切割时做一些手脚,就很容易混淆普通肉和绿色肉。

  此外,将过期或即将到期的货品返回仓库重新贴保质期标签则是另一大在业内公开的“隐性手法”,也因此,在监管不严和贴乱标签的情况下,不时爆出的“早产”食品事件即可证明这一手法被运用的概率有多高。

  其实,被曝光的仅是冰山一角,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零售企业均曾因多种违法行为被多地工商部门处以行政处罚。

  缘何频现“违规手段”?

  近年来,零售巨头家乐福频出问题,违规频率次数逐渐增多。家乐福在其本土是一个好企业、好品牌,但为何到了中国就成了“坏孩子”,屡现“违规手段”?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时富金融消费类分析师廉波指出,利益的驱使使得各个环节的相关人士都‘想方设法’着,或许在零售行业的猫腻只有被发现和尚未被发现之分,而很少有做过和没有做过之分了。

  CBCT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谈及跨国公司缘何问题频发也指出,或者是不是因为在我们的周遭“犯事”的成本太低了,所以这些跨国品牌们都“入乡随俗”地也跟着一个个变成了“坏小子”? (编辑 马宏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