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情绪风向标:京沪深三地偏股基金困境求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0:5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徐皓 李新江 董华
央行本周发布的《2012年第1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25.7%的居民偏好“基金、理财产品”,较去年四季度提高了3.2个百分点,“基金、理财产品”也成为居民的投资首选。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逐渐回暖,投资人信心也逐渐修复。在黄金市场出现较大震荡、房地产市场受到调控的当下,基金、银行、信托等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仍是投资人理财首选,但具体而言,投资者在品种的选择上仍偏好分化明显。本周,《每日经济新闻》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投资人目前的情绪和投资意愿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专业人士的采访,对当前理财产品升温后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
北京
大公司产品占优势基金试水另类营销
在银行理财产品频频推出保本产品,并且在发行市场持续走俏的过程中,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却可谓“内忧外患”。相对而言,目前基金发行市场中比较受欢迎的仍是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
“A股遭遇牛短熊长的行情,从目前来看,相对收益这一概念压根没有建立威信,留下最多的就是一堆烂账和不信任。”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如此描述目前国内基金销售市场。
在银行理财产品频频推出保本产品,并且在发行市场持续走俏的过程中,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却可谓“内忧外患”。
目前基金发行市场中比较受欢迎的仍是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这一背景下,北京一些基金公司开始在优势竞争力上寻求突破,有的已经收到不错的市场反馈。
北京基金销售“内忧外患”
“因为预期收益率往往很难达到,有的甚至到期维持零收益,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曾一度在投资者中有不靠谱的印象。”北京某银行理财经理指出,这一市场印象,被去年公募基金的不靠谱打破,在不少银行网点同时发售的公募基金和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对比中,前者中有很多市场反响甚至要弱于后者。
不过在日前某基金公司做的调查问卷结果中,“除了把钱存银行和买国债之外,您第一次进入金融市场时,购买的投资品种是什么”一栏,有61%的参与者选择了公募基金产品,这是稍令基金公司比较安慰的一点。
然而据一名银行客户经理反映,现在来银行咨询的客户大多数都对银行理财产品比较感兴趣,许多市民将购买理财产品当作了主要投资渠道,虽然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客户仍然对期限在半年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非常热衷。
“大公司”产品效应
在银行理财经理介绍新基金产品时,大型基金公司仍然占据优势。
“一方面是大型基金公司在理财经理培训和其他宣传费用的支出上可能更多,银行方面的压力往往更大;另一方面,大型基金公司的产品往往更受欢迎,投资者认可度较高。”上述银行客户经理指出。
与前几年市场环境颇为不同的是,去年多家业绩出色的小基金公司,今年在发行市场收益明显不如此前的“华商基金发展样本”。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股票型基金多年业绩排名靠前的新华基金、东方基金,以及去年以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天弘基金。以去年业绩出色的北京某小型基金公司为例,目前其规模仍在六七十亿元,虽然在持续营销工作中投入较大,但是所得到的市场反馈有限。
上述北京某银行理财经理指出,“黑马基金业绩不稳定是近年来我们看到最多的新闻,有些大客户对突然出现的业绩冠军、业绩亚军们逐渐脱敏,更在意的往往是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规模对比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另类营销“突破”
公募基金被销售市场冷清困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这一背景下,北京一些基金公司另类营销逐渐走俏,而且收到不错的市场反响。
根据全景网舆情监测报告,近来产品创新成为基金行业最热的关键词之一,比如华夏恒生指数跨境ETF在证监会网站公布公示表之后,就曾获得了不少关注,而且根据银行理财人士反馈的消息,有大户资金开始询问有关产品的发行进展。
与此同时,跨市场ETF也受到不小的关注,嘉实沪深300ETF也已经正式受理,这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而基金公司“拳头产品”的打造也显得颇为热闹,富国基金打造基金业首部“超越”系列微电影,这成为基金行业跨界营销的又一出奇制胜的案例,在北京基金圈的讨论中颇被津津乐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天弘基金将继续打造旗下固定收益品牌,与此同时,新华基金在权益类投资上也攥紧拳头,目前仍未计划发行其他类型产品。
深圳
偏股基金遭“信任危机”投资倾向逐渐转变
最能佐证权益类基金不受欢迎的是,今年股指频频走高之际,偏股型基金仍持续遇冷,今年已成立新基金32只,首募规模达到20亿元的5只基金中,4只基金属于固定收益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只有一只。
在深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投资者同样更喜欢收益得到保证以及存续期更短的产品。
深圳某基金公司销售经理向记者指出,通过近期和客户经理的沟通交流,了解到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不错,大家对基金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销售很难,主要是因为购买基金的很多客户都亏损了,没有收益。现在客户购买基金,大部分都是希望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稳健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连续跟踪深圳多家银行网点的投资案例还了解到,产品的“流动性”也成为中等资金投资客户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对于持续的本金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深圳基民质疑股票型基金
上述基金公司销售经理表示,“尽管有些基金业绩排名较高,但是收益率仍然是负值,持续亏钱令很多投资者投资意愿收到重挫。”
在这时,银行理财产品给人的“保本”印象却深入人心,其中建设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至今没有亏损记录,而且颇高的年化收益率对其他产品的冲击力也较大,这与长期亏损的偏股型基金相比,更容易获得普通投资者的信任。
“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承诺收益并具有保本条款,符合中国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这是其近两年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最能佐证权益类基金不受欢迎的是,今年股指频频走高之际,偏股型基金仍持续遇冷,今年已成立新基金32只,首募规模达到20亿元的5只基金中,4只基金属于固定收益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只有一只。
深圳某基金公司销售经理指出,通过近期和客户经理的沟通交流,了解到现在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不错,大家对基金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销售很难,主要是因为购买基金的很多客户都亏损了,没有收益。现在客户购买基金,大部分都是希望在保本的基础上实现稳健收益。
一位长期在深圳从事基金销售的人士颇为不平,“这实际上是投资误区,银行理财产品并非完全保本的设计,标出的年化收益率也不一定真正实现。”
投资思路出现转变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深圳投资者的成熟度已经较高。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投资客户,对投资产品“流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有锁定期的理财产品颇为尴尬。
“这似乎并不能说明随时可以赎回的公募基金更受欢迎,实际上,面值安全现在变得十分重要,一些客户因为急用钱,赎回所持有的理财产品时,如果净值亏损,这些客户将很难维护。”深圳某银行理财人士指出。
“包括一些年龄较大的投资者,愿意接受的投资周期越来越短,更喜欢可以随时取出来的理财产品。”深圳中行某网点理财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公募基金能够提供这一投资的便利,但是由于近两年证券市场波动剧烈,很多客户在权益类基金投资中并没有盈利,导致基金销售仍然颇冷。
某银行客户经理说,现在来银行咨询的客户大多数都对银行理财产品比较感兴趣,许多市民将购买理财产品当作主要投资渠道,虽然去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客户仍然对期限在半年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非常热衷。
“目前客户购买基金的积极性可以说是年年创新低,造成这种结果,客户、银行、基金公司都要承担责任。基金公司的主因就是盲目发行产品,以资产规模作为衡量公司业绩标准,从不主动要求客户赎回基金获取稳健收益。这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基金公司以资产规模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给客户收益的标准为衡量标准。”深圳某银行理财人士说。
包括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在内,对于投资者的教育也开始有所倾斜,目前银行对于客户购买基金的建议主要围绕5方面,一是市场行情回暖;二是基金公司多出稳健回报产品,而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高回报的风险产品,基金公司绩效指标不能单一地以公司资产规模来进行排名;第四,证监会对基金审批门槛提升,对产品品种风控加强;第五,银行和基金公司共同挽救被套牢基金客户,实实在在地进行赎回操作等方式。
上海
固定收益产品热销股票型基金遭“排斥”
春节后新发行的债券基金虽然数量不多,但募集情况均优于同期发行的偏股型产品,且较年前发行的同类产品明显回暖。今年发行的债券型产品平均募集规模达到17.3亿元,而同期发行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首募规模只有8.39亿元。
今年以来,基金销售整体情况较去年末局部有所升温,但整体需求仍不旺盛。有调查显示,投资者入市意愿有所提升,但仍总体保持谨慎,投资更倾向于固定收益类品种,投资者对权益类投资方面兴趣仍不大,仅部分创新产品受到欢迎。
与此同时,今年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有所下滑,超短期产品也已停发,但中短期产品供不应求,一些年化收益率在4.8%、5%的中短期产品常受到热捧。
产品偏好分化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发行基金产品平均首募份额为7亿元,较去年10.7亿元的水平有所下降。但在不同的产品类型中,销售情况分化明显。
春节后新发行的债券基金虽然数量不多,但募集情况均优于同期发行的偏股型产品,且较年前发行的同类产品明显回暖。今年发行的债券型产品平均募集规模达到17.3亿元,而同期发行的开放式偏股型基金首募规模只有8.39亿元。
这种分化不光体现在债券基金和偏股基金之间,在偏股型产品中,销售情况分化亦相当明显,一些过往业绩较好,产品具有亮点的品种销售情况往往优于一些传统产品。
与此同时,在流动性放松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资金充裕,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大幅下挫,与货币市场高度相关的资产收益率也在下降。根据金融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银行1个月、3个月、6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3%、5.06%、5.32%,较一月时的水平下降了0.2~0.7个百分点,同样,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水平也出现下滑。
但即便如此,人民币理财产品仍旧保持热销态势。据了解,一些年化收益率在4.8%、5%的中短期产品屡屡出现被投资者“秒杀”场面。而今年以来货币基金也同样热潮持续,一些大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每日均有上亿元资金流入,而为了继续维持较高的收益率水平,一些较大规模的货币基金目前已纷纷暂停了大额申购。
股票型产品“旧伤”拖累
对于基金公司等“产品提供商”来说,今年的态势仍不容乐观。有正在发行新基金产品的公司表示,从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将会很困难,甚至比去年还要难”——这是针对股票型基金而言。 在过去的两年中,大量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并没有为多少客户赚到钱,造成大量客户被套,使投资者对于偏股型产品产生一定排斥心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上海某支行的VIP大客户中,有70%~80%的基金账户处于亏损状态。“对于这样的支行来说,已经很难再去取得增量资金了。”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只有一些(上海)较偏远地区,银行网点比较少的地方,客户被伤到的情况较少,投资意愿还更强一些。
而对于新发股票型基金而言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它们即便不套牢客户也难逃被大量赎回的命运。“如果在封闭期后,基金在面值以上,或者略有盈余,银行客户经理就会建议客户赎回。”据了解,一些去年下半年发行的次新基金也因此规模大幅缩水,并对基金经理投资造成影响。
投资者情绪小幅回升
虽然上周随着市场出现调整,基金新开户数也出现下滑,但此前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增基金开户数已经连续8周增长,最高周开户数接近10万户。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中国投资者信心指数在二月末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投资者的情绪有所回升,对大盘走势持满意看法的投资者比例有所上升,而对3月市场的预期也以正面居多。
由于判断今年股票市场取得正收益概率增大,目前入市时机较好,近期一些基金公司开始联合渠道建议投资者以定投、换仓等方式逐渐介入权益类投资。
·机构观点
逐步加码股基保持债基配置
最近两周A股市场出现调整,上证指数回撤到年线下方,成交也开始出现收缩。机构投资者对于此番市场回调乐见其成,对于后市仍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对于基金投资,不少研究机构建议逐步增加对偏股型产品的配置比例,同时仍保持对固定收益类品种的配置。
回调空间有限
本周大盘延续了上周以来的调整态势,上证指数回落至2350点之下。此前市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抱有较大的希望,而温总理“两会”后会见国内外记者时的表态则导致投资者预期政策放松落空,从而触发市场情绪转向谨慎,地产及其产业链相关的周期股受挫。
对于后市趋势,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市场表现出底部特征下跌空间有限,短期调整压力或增大,但中长期走势仍将好于去年。
市场关注焦点从前期预期放松、博弈政策,转向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基本面。同时,目前已迎来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机构预计季报业绩预期短期内将成为个股市场表现的主要驱动因素,机构投资者也借此回调积极调整配置。
博时精选股票基金经理马乐认为,经济目前正处于衰退至复苏的转折期,基本面的改善短期还难以看到,但估值修复的行情还将持续——随着物价和房价双回落趋势的确立,政策操作的空间将会进一步打开,政策预期的兑现将驱动流动性的好转和基本面的改善,从而带动行情向纵深发展。配置上应该趋于均衡化,但低估值早周期品种仍是配置的重点。
股基宜逐步入场
在目前这个时点,不少研究机构建议逐步增加对偏股型产品的配置。
“我们近期都在老客户中着力推荐增加对重仓消费、医药板块的基金的配置比例。”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来看,这些基金取得正收益的概率较大。
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诺亚正行CEO章嘉玉在上周诺亚控股战略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是在二级市场投资的较好时机,“虽然我们没办法预测股市最低点在哪里,但可以判断现在应该是投资人考虑分批买入、分享中国未来两三年经济提升的机会。”
而另一家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好买基金对于市场中长期的判断是,2300点是政策底,而且成为中长期底部的概率极大。未来中长期走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走势,是否能如期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见底;二是基于股市供给与需求的,何时有效解决新股发行及个股退市问题,以及是否有一些实质性的措施出来,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使股市由存量资金的博弈,变成由增量资金推动的系统性机会。
债基业绩确定性大
对于固定收益类品种,机构认为,其今年确定性更大,应保持一部分配置比例。
展望后市,申万菱信基金认为,信用债、可转债或有较大的机会。二季度国内经济有望见底,投融资矛盾继续改善,中低评级信用债的投资机会具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转债方面,在基本面向好、流动性改善和风险偏好上升的背景下,加之转债估值仍处于低位,具有股债双重特性的可转债将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受制于较大的供给压力,转债牛市的出现需要正股趋势性上涨进行推动,这期间可能需要消耗时间成本。
好买基金建议,对于稳健型投资者依然推荐权益类资产占比较低、信用债占比较高的债券基金产品。略激进的投资者,鉴于目前大部分可转债介于底价的右侧和平价的左侧,下跌时有债底保护,上涨时空间超过普通债券,处于攻守兼备的位置,可以选配一些可转债基金。
在货币市场资金面改善之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预计比今年前两个月会有所回落,但上半年总体依然可以维持在3.5%以上的水平,作为良好的现金管理工具投资价值依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