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4险企营收超9000亿 中国平安展业能力最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2 08:36 来源: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研究员 刘宗源

  截至3月29日,A股4家保险公司2011年年报全部公布。4家保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9014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不足10%;合计实现净利润523亿元,同比下降17%。中国人寿业绩下降近一半拖累了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展业能力下降、营业收入负增长、投资收益率下降成为拖累其业绩的主要因素。

  中国平安展业能力最强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下滑,各行业营业收入增长均受到了挑战。但是在保险行业,除了中国人寿出现下滑外,其余3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增长。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平安,体现出较强的展业能力。2011年营收为2489.15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平安财险保费收入833.33亿元,同比增长34.16%,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15.4%上升至17.4%。财险业务增长中电话车险贡献度较大,其保费收入221.90亿元,同比增长76.1%,占财险业务的26.6%。

  中国太保2011年实现了营收1549.58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财险业务收入616.87亿元,同比增长19.5%,市场份额12.9%,同比有所提升。新华保险2011年营业收入约1092亿元,较上年增长7%。中国人寿实现营业收入3854亿元,同比微降0.9%。

  营业收入增长未必能实现高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根据4家公司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最高的平安并没有成为净利润增长最快的公司,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长位居首位。

  新华保险2011年净利润27.99亿元,同比增长24%;中国平安净利润为194.7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寿险业务实现利润99.74亿元,同比增长18.5%,产险业务实现利润49.79亿元,同比增长28.8%。

  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前者为83.13亿元,同比下降2.9%,后者为183.31亿元,同比下降45.5%。

  整体而言,这4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上市公司,这点从其EPS可以清楚体现。

  中国平安2011年EPS最高,达到2.5元,但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并不买账,其同期股价下跌37%,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跌幅。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的EPS分别为1.24元、0.97元和0.65元。与上年相比较,EPS跌幅最大的是中国人寿,下跌46%,跌幅最小的是中国太保,仅有3%。

  中国人寿投资收益率最低

  中国人寿除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大幅下跌外,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差强人意。在4家保险公司中,其2011年总投资收益率也最低,仅3.51%,与一年定存收益率相当。其年报中并未公布净投资收益率,一般来说净投资收益率比总投资收益率要低许多。

  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大幅下滑主要因为股票市场低迷,拉低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权益类资产的买卖价差,以及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截至2011年末,国寿投资资产共1.49万亿,较年初增长11.9%,其中定期存款由33.05%提升至34.84%,股权型投资比例由14.66%下降至12.17%。实现投资净收益为648亿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9亿元,远高于2010年的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资产减值损失激增646%,这是拉低投资收益的直接原因。

  新华保险投资收益率位居首位,2011年其净投资收益率为4.10%。2011 年国内股票市场下挫,新华保险也未能幸免,权益类投资整体收益水平有所下降。但整体而言该公司把握了市场时机,积极进行了波段操作,取得了较好的买卖价差收益。

  2011年新华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126.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净投资收益136.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3%,净投资收益率为4.1%,较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和债权型投资利息收入大幅度增长所致。

  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7%和4.0%,远高于中国人寿。

  中国太保的净投资收益213.8 亿元,同比增长26.1%;总投资收益172.52 亿元,同比下滑17.5%。但是净投资收益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固定投资的利息收入,而总投资收益的大幅下滑则主要是因为证券买卖收益减少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

  新华保险偿付能力垫底

  对于保险公司,除了收取更多的保费、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外,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偿付能力,也就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用偿付能力充足率表示。

  据4家保险公司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30个百分点,分别为170.12%、166.7%和284%,但依然保持了较高水平。

  刚上市的新华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虽然由2010年底的34.99%跃升至155.95%,但在同类公司中最低。

  据中国太保年报显示,太保集团和太保寿险、太保产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4%、187%、233%,虽然保持了较高水平,但集团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较2010年末却下降了73个百分点。

  能保持较高水平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A股上市后,太保集团累计向太保寿险和太保产险分别增资256.10亿元和149.75亿元,并于去年末安排太保寿险发行了80亿元次级债。

  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幅度位居第二,同比下降了41.87个百分点。截至2011年底,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1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201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公司业务发展及上年度股息分配的综合影响。

  面对保险业务低迷、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情况,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在201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1年中国人寿发行了300亿元人民币的定期次级债务,大致提升中国人寿50个百分点的偿付能力。

  中国平安也从2010年的198%下降至2011年的167%,其中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的180%降至2011年的156%,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的180%降至2011年的166%。

  新华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底的34.99%上涨了120.9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去年实现“A+H”同步上市的,上市合计募集资金约120亿元人民币。目前,新华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达到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Ⅱ类要求,此前在机构开设及投资渠道等方面的限制正在逐步解除。■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