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油价"破八"催生混合动力元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8: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油价“破八”,适逢中国新能源汽车路线理性回归,混合动力取代电动汽车成为最贴近市场的过渡产品。丰田、本田已经完成了在中国混合动力市场的战略布局,如果油价进一步攀升,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将在核心技术仍然缺失的情况下奋起应战。

  近期,在油价“破八”之后,据多家媒体调查,已有三到四成的受访者表示将推迟或放弃购车计划,这对于增速已大为放缓的中国车市无异雪上加霜。顺乎情理,自去年以来跌入低谷的新能源汽车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不过,这一回方方面面都现实了很多,几乎没有人再对画饼充饥的“零排放”电动汽车抱以幻想,而是转而认真思考混合动力的价值。个别媒体甚至乐观预言,油价“破八”将催生中国的“混合动力元年”。

  这一乐观预言不能说没有依据。今年“两会”期间,科技部发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首度承认,“从技术层面看,混合动力逐步成熟,已进入产品市场竞争期,具备了率先实现产业化的条件。”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动向,中国电动汽车“弯道超车”的始作俑者科技部的立场转变,无疑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寻找汽车替代能源的过程中,“纯电驱动”只是一个愿景,混合动力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发展阶段。而油价“破八”,则为解读科技部《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注脚。

  但是,混合动力获得中国市场认可,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产品可供选择,且多数人买得起;二是消费者购买意愿,主要是被动意愿,其中,油价持续攀升起决定作用。

  混动车型有限丰田本田完成布局

  目前很多车企都有混合动力的产品储备和上市计划,但已经上市销售的车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外资品牌,自主品牌少得可怜。豪华、高端混合动力主要有雷克萨斯LS600hL/GS450h/RX450h/CT200h、奔驰S400Hybrid、大众途锐Hybrid;普通品牌主要有丰田普锐斯、凯美瑞Hybrid、本田思域Hybrid、Insight、CR-Z,自主品牌主要有上汽荣威750Hybrid和长安杰勋Hybrid。即将上市的还有奥迪Q5Hybrid、A8LHybrid、飞度Hybrid、君越eAssist等。

  从销量来看,排名第一的是雷克萨斯。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雷克萨斯混合动力销量占比一直在1/4左右(2011年雷克萨斯中国销量5.6万辆),目前销量最好的是CT200,价格27.90万起,月销量已突破千辆。奔驰S400Hybrid销量最好时仅为S级V6销量的1/4,与雷克萨斯不在一个层面。

  而距普通消费者最近的普锐斯的销量却乏善可陈。第二代普锐斯2006年投放中国市场(一汽-丰田组装),5年累计销量不到4000辆,今年引入第三代普锐斯,年产能仅为保守的3000辆。凯美瑞Hybrid、思域Hybrid、Insight、CR-Z、荣威750Hybrid、杰勋Hybrid没有销量纪录,上一代凯美瑞Hybrid曾经半价甩卖给媒体,可见其市场认知度之低。

  分析表明,豪华、高端混合动力的价格与销量的关联度不是很大,虽然售价数十万、上百万、最高200万,但与同级传统动力相比,6缸混合动力可达到8缸车的动力,油耗仅与4缸车相当。这很迎合部分豪华车用户的心理——豪华享受照旧,又博得“低碳”美名,而高出的成本在车价中可忽略不计,何乐不为?但放到普锐斯及以下级别车型,价格与销量的关联度就很大了。同样是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但价格却高出同级传统动力近1/3,第二代普锐斯起步价25.98万,凯美瑞Hybrid31.98万,飞度Hybrid预期也要16万,普通消费者很难接受。

  第三代普锐斯起步价22.98万,并在外观设计、内饰、行驶性能、安全和舒适性等方面均有提升,丰田此番动了真格。受此影响,凯美瑞Hybrid3月份北京价格直降6万。业内人士认为,在普锐斯的压力之下,思域Hybrid、Insight、CR-Z、飞度Hybrid的预期价格也一定会下调。

  由此可见,丰田/雷克萨斯和本田已经完成了在中国混合动力市场的战略布局,其在豪华和中高端市场的优势已不可动摇。

  油价上涨不可逆转自主混动实力几何?

  油价“破八”之后,究竟会对中国的私家车市场多大影响?“破九”、“破十”之后呢?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佐证:国内油价在过去9年翻了3倍;自2007年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油价调整了12次,其中7次大幅上涨,5次下调只是微降;此次油价上涨幅度是7%,再一个7%就“破九”了,2009~2010年涨幅曾达8%和10%。

  另一方面,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55%,无论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还是国内节能减排的压力,加上“两桶油”社会责任的缺失,油价上涨就是大势所趋。主流观点认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不买账,政府着急没用;而让消费者买账,油价上涨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下转C2版)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